昨天一场大雨将锡城正式带入“梅雨季”,尽管内河水位有所上升,但梅梁湖泵站枢纽并未停止调水,汩汩湖水引来10多只白鹭在此觅食嬉戏,引得市民驻足拍照。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自2007年以来,无锡水利部门通过梅梁湖和大渲河两大泵站枢纽“调水引流”的水达90亿立方米,相当于给整个太湖换了两遍水还多。
出水口白鹭成群嬉戏觅食
“哇!好多白鹭啊!”昨天上午,途经梅梁湖泵站的两位市民发现附近河面上,十几只白鹭驻足水面,久久不肯离去。
换闸门用什么工具站在泵站出水闸处,记者清楚地看到十几只白鹭在水面逗留,时而嬉戏时而腾空飞起,时而又一头扎进水中觅食,最近的离出水口仅几米。“通过调水使梅梁湖和梁溪河河网的水都活起来了。”太湖闸站工程管理处蠡湖所所长边晓阳说,自2007年太湖水危机后,除了主汛期内河水位特别高时停止调水外,梅梁湖泵站和大渲河泵站常年保持24小时不间断调水,将梅梁湖的水通过“调水引流”调入梁溪河中。
梅梁湖湾的水通过泵站经梁溪河引入市区内河水网,经过这“一调一引”让梅梁湖和梁溪河里的水都“活”起来了。
经过10年的“活水”,如今这一水域的水质有了明显改善。近两年,附近水域时常会出现白鹭等水鸟。
令他印象很深的一次,是今年初的暴雪后,他途经原梅园水厂取水口附近,看到湖水清澈见底,像山涧流下的泉水那般清透。
人工泵站让湖水“活”起来
作为无锡人的母亲湖,太湖承担着饮用水源地的“重任”。受风向等水文、气象条件的影响,水面上的漂浮物如蓝藻等会往梅梁湖湖湾聚集。“只要水一流动,藻类植物的繁殖速度会急剧下降。”边晓阳介绍,要想让湖湾的水活起来,水利部门通过已建的水利工程,抽引长江水进入太湖,让河湖水体流动起来,改善饮用水源地的水质。
另一方面,为控制污染物入湖,无锡将所有通往太湖的口门“关”了起来。这一“挡”导致该片区河网水质明显下降,加上内河水位长期高于太湖,长此以往必将造成该片区水网“死水一潭”。“河水往太湖的去处没了,那么就反过来利用现代化设备将水引过来。”他介绍说,若不通过人工泵站的调水方式,太湖水无法流向内河。通过泵站将低处的水往高处引后,可让水循环起来形成“活水”,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每秒从梅梁湖调水30立方米
据介绍,梅梁湖建设之初主要是为了改善内河水网的水环境。按照设计,共有三个调水方案。“但后来在实际运用中,主要还是引外太湖水经梅梁湖至无锡市区。”边晓阳指着“调水线路图”对记者说,五里湖进水闸和出水闸一关,从梅梁湖调进来的水通过梅梁湖泵站枢纽引入梁溪河,流经与京杭大运河相交的“水上立交”时,通过三个地涵进入市区内河水网。“每个地涵的直径都超过2米。”他告诉记者,这里还有两个节制闸,闸门一拉就将梁溪河和大运河的水隔开了。这样一来,梅梁湖调过来的水就相当于从大运河的肚子底下“穿”过去了。
在梅梁湖调水泵站,记者见到两台发出轰鸣声的机组正在工作,不停将梅梁湖的水从太湖一侧调入梁溪河。“目前只开了两台机组。”据介绍,梅梁湖泵站装机共有5台机组,每台装机容量为355千瓦/时,每秒的实际调水量为15立方米/秒。按照调水指令,目前阶段只要开两台机组就够了,也就是说一秒钟30立方米水从太湖一侧调入内河。
由于是常年24小时不间断运行,因此一年下来,调水量平均可达9亿立方米。自2007年运转以来,10年时间调水量累计超过90亿立方米。“相当于给太湖换了两遍水还要多。”边晓阳打比方说。据介绍,整个太湖的库容量约为40亿立方米。
常年不间断守护春节也不歇
“泵站正常运行事关太湖水质,谁也不敢马虎。”蠡湖所副所长都毅力告诉记者,该所一共有4个班组,采取“三班倒”24小时连续工作。值班人员不仅要负责水泵的正常运行,还要负责抄数据,数据多达100多项。
换闸门用什么工具按照要求,平均每一小时就要到机房巡视一圈,通过“望闻问切”等立体巡查,确保泵站正常运行,如发现机组运行异常情况、闻到焦煳味、看到温度异常等都要第一时间处理。他说,由于泵站建在水面上方,每到夏天蚊虫较多,特别是到后半夜,既要克服身心问题,每隔一小时要到站房巡视一次,还要面对蚊虫的叮咬,工作人员十年如一日坚持下来,恪尽职守。
春节是和家人团聚的时刻,然而对于泵站枢纽的工作人员来说,无论是大年三十还是大年初一,依然要坚守岗位。“看到水质一天比一天好,再辛苦也值得!”一位刚巡查结束的工作人员说。
他回忆,去年5月1日,值班人员于下午五六点左右发现一号机组出现漏水故障,第一时间进行了抢修。“若是没有及时发现,整个水泵机房都会被水淹掉的。”他告诉记者,值班人员发现后及时进行了封堵,持续抢修一直到次日凌晨一点多。
(晚报记者袁晓岚实习生沈晓红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