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仪征市老城区南门水关处的(仓巷西侧,卫东新村工地东南)工地上,发现两块有凹槽的柱形巨石,两根断石柱尺寸分别达到了长2.58米和2.95米,厚68厘米和58厘米,门槽面宽73厘米和75厘米,插槽深度一样均为17厘米、宽为12厘米。仪征市文物保护志愿者彭毅先生介绍,这是真州闸插木闸门专用石件,是船闸闸首的标志性构件,这种形制体量只有古代大型船闸上使用,应是目前扬州发现最大、最古老的运河水闸石件,也是最大古船闸闸门槽石。
石槽柱原有6米长
真州闸外闸原在这里
传说中的真州闸外闸原来就在这里。据仓巷原居民介绍,在仓巷西南50米处,原卫东新村东南角、原老食品厂大门东北65米,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曾有一个长方形的很深“桩木塘”,由此向南80米左右是南城门口,两块巨石正是从这深塘里由挖掘机扒出来的。
经当年拔桩见证人刘师傅和张师傅现场确认,这两根石槽就是这个桩木塘里的,是水闸里插木门槽石,原有两根整的,一边一根,每根长6米左右。那时全靠人工,由于深埋在地下5米多深,又太重,最后由五一村起桩队找石匠打断后,用绞关(倒链手拉葫芦)弄上来的。由于那时目的不是石头而是下面的木头,很多石头最后又被推了下去,应该还有两根断石柱在桩木塘附近。
木闸门设计刘师傅回忆:“我也是搞建筑的,古人的工艺不得不佩服,那时我天天到这里来看,最后弄出来两个水闸,是上下两层叠在一处,下面的规模大得多,这两个石柱是下面的。现在看到的两根断石柱是挖掘机前两天在桩木塘这里(水关处)翻土再次填杠桩木塘时弄出来的,这里应该还有大量水闸石件。”
目前,仪征市文旅局对这里城墙遗址勘探尚未结束。这一带是古时转运口,宋代真州港曾经非常繁华。根据史书记载,古真州闸有内外两个闸首,外闸即潮闸在南门水关,而南门水关就是这个桩木塘,另外这里还有城墙跨越水关遗迹,而且桩木塘处现在还汪着水,中心在南城门,与北侧城墙遗址土墩在一条线上。因此专家推测这两根闸门门槽柱就是当年真州闸上专用部件无疑,这是运河文化遗产非常重要的文物。
仓巷紧挨南门水关
真州闸曾领先欧洲近400年
据介绍,南门水关在仪征仓巷西南,相距仅50米。仓巷的名称及历史已有1000年历史,县志云“仓巷为古转运口”,因为这里的南门水关在宋代是真州港,真州一直是连接南北运河节点,史称“襟喉之地”,北宋时期,为南北运河间唯一的通道。欧阳修在此写下:“真为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真为州,天下之冲也。四方之宾客往来者,与之共乐于此。”
扬州市水利专家徐炳顺在《扬州运河》中曾写道:“真州港也是现代梯级船闸的发源地,1022年左监门卫大将军陶鉴建真州闸,其潮闸就建在水关处,真州闸还有另一个独创水澳闸技术,学术界公认真州闸创两项世界第一。”
宋太宗雍熙年间(984-987),淮南转运使乔维岳于建安(即真州)“创二斗门于西河第三堰”。这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为详尽、同时也是设计最为完善的二斗门船闸,史称“西河船闸”。这种船闸设上下两道闸门,有长达23丈的闸室,闸板为可以升降的平板门,当闸室水位与闸上下游水平时,即可分别开启上下闸门。这种船闸的设计原理已与现代船闸十分相似了。
宋雍熙年间创建的真州二斗门船闸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闸,欧州在近400年前才出现。
彭毅先生告诉记者,不过到了明代,北宋时期江岸线南退已超过1公里,真州闸潮闸早已深埋地下,漕船已不再从城内经过,而是从城南四闸五坝枢纽绕过东门进入仪扬河,原宋代真州闸河已于明代改作市河,即引江水从南门水关入城,流通全城,供市民生活、市内水上交通使用。由于古代主要依赖水运,水关和市河成为仪征城市生命线,为节制水源,在宋代潮闸之上增建水门,明至清曾多次浚疏市河。1720年,县令李昭治为市民兴水利,体恤民情,免予派捐,得到百姓的积极响应,李县令不急功近利,不劳民伤财,用了4年时间治理市河,并重修了建在潮闸之上的水关小闸,使江水顺利进城造福人民。据载,当时城区振奋,“趋役赴工,万众皆然”。
木闸门设计上海世界博物馆大会
三维动画复原真州闸
记者了解到,在2010年上海举行的世界博物馆协会大会上,南京博物院选送的三维动画片《运——真州水闸》获得了优秀作品奖,该片用三维动画复原了北宋真州闸。
三维动画形象描述了以真州水闸为代表的一批当时先进的水利工程,最大程度保障了航运畅通,提高了运输效率。真州水闸设计完善,结构合理,具有引潮、蓄水、节水和输水等多重功能,无论水位高低,都可以保证船只正常通行。真州水闸比欧洲荷兰运河上最初出现的船闸早180多年,直到17世纪,意大利米兰才出现了类似于真州闸的船闸,其工作原理至今仍在沿用。记者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