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任化工部长彭涛带领 15 位司局长和一大批技术干部,深入各地,加快化工发展。
1956年5月,毛泽东签发第34号主席令,任命彭涛为化学工业部部长。毛泽东面示彭涛:你化工部不是直属企业部,你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化学工业部,是管全国的。当时,化工部原有和在建的大中型企业都是部属企业,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技术专家大多数集中在部属企业和设计、研究机构中,地方上化工人才奇缺。
一次,彭涛向周恩来总理汇报工作。周恩来说:“化工部很重要,是原料工业部门。化工很复杂,要好好学习,认真去抓。”这是党的指示,这是组织的重托。彭涛上任后,时刻没有忘记“学习”二字。他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知识分子和群众学习。
学习化工认真去抓
朱曾惠听说彭涛找他,没见面就显得有些局促不安。敲开房门,他怯生生地站在彭涛的面前:“彭部长,您找我?”“啊,朱曾惠。”彭涛的目光从文件上移到这位青年人身上:“我要你当秘书,干不干?你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我学习化工知识。”彭涛的话说得很诚恳。
朱曾惠当秘书后,彭涛交办的第一个任务就把他难住了。“下星期开始,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你安排吧。”彭涛对他说。朱曾惠为此请教了张珍副部长、李苏部长助理和李一非局长,拿出了一个教学计划:“我们分两个阶段进行,先学高中化学,掌握基础知识,然后再请专家讲专业知识。”
两个液压机对“可以,就这么办。”彭涛点头了。北京,北太平庄一号楼。彭涛家的书房变成了“教室”。从周一到周五,每天晚上9点到10点,风雨不误。彭涛听课很认真,准备了两个本子,一本是笔记,一本是作业。为了教学方便,朱曾惠也搬进了这个大院。
迈出调研关键一步
当党中央把发展化学工业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提到全党面前的时候,彭涛果断提出“大家办化工”的建议。他想,发展新中国的化学工业需要战略,关键要有一个合理的布局,光靠中央不行,“156”项里有12项化工,远远不够。地方化工太少、太小,有些省几乎是空白,要帮助地方发展化学工业。
“水平低不要紧,就是不能犯官僚主义。”1956年9月,彭涛亲自带领15位司局长和一大批技术专家南下。他们此行根本目的,是去完成我国化学工业的大布局。
一到南京,他就要求下厂,到下面去了解情况。在这里,他们一蹲就是一个月,规划化工发展大计,解决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现液压机制约了塑料加工业的发展,他说“这不行。”他连夜拨通了电话,对远在北京的副手梁膺庸说:“250公斤至500公斤压力不太复杂,请你与二机部谈谈,他们的工厂是否可以试制一下。”
在南京化工厂,他发现车间里劳动条件不好,职工的健康无法保证。他向厂领导征求意见,又了解到“同样一件事下达几次指示”以及有些公文完全“不必要下达”的工作作风亟待改进问题。他当机立断,亲笔写信给梁膺庸:“过去这方面投资太少,重视亦不够,今后应逐步改善。”“在1957年技措费用中保留一些作为改善工厂劳动条件用。”他严肃指出:“行文制度的紊乱,不仅使下面的工作极不好做,还影响我们与各方面的关系。”梁膺庸将此信批转各司局负责同志,并落实了整改措施。
1956年10月14日到11月13日,彭涛带领大队人马在上海一蹲又是一个月。同上海市委派出的几十人一道,分塑料、染料、油漆、试剂、溶剂、医药、橡胶、基本化学、科学研究、设备仪器等10多个专题,进行调查研究。
他还在上海展览馆召开化工化学专家招待会,听取各方面的建议。上海,使他坚定了完成“大布局”,加快地方化工发展的信心。
大布局带来大下放
真正的夏天还没有来,天已开始下火了。彭涛的第二步战略开始行动了。1958年,化工部机关抽调300多名干部,组成了6个工作团27个工作组。化工部基建司工程处处长施增琦所在的云南工作组,已经在崔子英局长带领下出发了。施增琦从重庆到遵义,到贵阳,到昆明,找到了部工作组。组长崔子英,化工部销售局的副局长,已带一支小队伍先期到达。组建云南省化学石油工业厅的工作热火朝天。牌子没挂,不少人已经开始办公了。崔子英简单交待了一下,施增琦就被派往玉溪地区。对此,他没别的想法,只求找个伴儿。
“小施啊,你看我这里哪有人?去吧,要不是那里正在筹建一个化肥厂,我还不放你去呢!我真想把你留在厅里给我当个帮手。”崔子英笑了。当年8月,云南省化工石油工业厅成立,崔子英任代厅长,在云南一干就是20年。施增琦则要去抓边陲开远市的大化肥厂——解放军化肥厂的建设。解放军化肥厂规模不算小,地委书记和专员亲自抓,部队一位师长更是整天在现场指挥。施增琦毕竟是之江大学毕业的,懂化工,懂设备,搞过几年大厂建设。在西南边陲,搞化工建设,他一时成了“主心骨”。他整整忙了一个夏天。当他被召回北京的时候,一路上已经出现小高炉,全民炼钢的峰火开始点燃。
1958年,化工部从800人精减到500人,有15名司局长和一大批技术干部被派往各地,有57个企业下放给地方管理。于是,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化学工业的厅(局)相继宣告诞生。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干部在各省工作极为出色,成为一方化工事业的奠基人。他们像火种,播在哪里哪里就长出蓬勃的希望。
办学解决人才问题
1949年,全国已有30所院校设立了化工系,可是专门培养尖端化工高级人才的大学仍是空白。1958年5月的一天,彭涛一进办公室,就叫来秘书:“通知一下党组成员,今天开会。”秘书转身要走,彭涛又叫住了他:“特别告诉李苏一声,务必到会。”
北京化工设计院东楼一间会议室,部机关成立伊始就暂住这里,国务院房管局为化工部所盖的办公楼还未交付使用。党组会开始了。“同志们,”彭涛语气里既兴奋又沉重,“很多部门,各省领导,都跟我伸手要人,遍地开花的小化肥、小化工,更是急需技术人才。可是,前天我参加了中央政治局的一次扩大会才知道,眼下国务院只剩下两个部没有自己的大学了。一个是轻工部,一个就是我们。”
部长助理李苏,一听这话,马上说:“我们部虽然还没有自己的大学,但1957年冬我们就曾打报告给中央,要求适应全党大办工业的形势,各省都要办一所自己的化工专业院校或在大学里设化工系,中央是很支持、很赞赏的。”
“我们那一步是迈得早,迈得对。可是,现在明显落后于形势了。办咱们自己的大学,培养尖端人才,势在必行,现在不能再拖了。”彭涛说着,笑着看看李苏,说:怎么样,老李,就委托你去办这件大事吧!”
“什么时候?”其实,李苏早有这个设想,当然希望党组早下决心。“要办,就快,今年就开学。”彭涛说得坚决、干脆。我的天哪!3个月就要办一所大学!
蔡耀宗正在准备参加下派的黑龙江工作团会议,忽然有人捅了他一下:“老蔡,李苏同志叫你去!”李苏很快就把谈话引入正题:“老蔡,黑龙江你不要去了,部党组根据中央的指示,决定在北京创办一所化工学院,让你做筹备处的具体负责人,怎么样?”
“啥时开始工作?” 蔡耀宗问。“原定今年筹备,明年开学,可形势逼人哪!部党组定了,今年就招生!”李苏说的很肯定。上过大学、办过中学的蔡耀宗有点懵了:“我们有招生计划吗?教委那里可是早就下完了!”“没有,要靠我们去跑!”“有教师吗?”“没有,也得靠我们去找!”“有校舍吗?”“也没有……”
两个液压机对一切都是零,只有“需要”这面响鼓在咚咚地猛敲。李苏、蔡耀宗就像上足了发条的钟,上上下下奔忙起来。
“报告计划早下完了,你们可以去下边想想办法。听说北京市委工业部要委托北师大培养100名大学生,你们不妨试试。”教育部的门坎快让蔡耀宗踏断了,总算没有白费功夫,讨来了这么个看来“有点门儿”的主意。最终,北京市委满口应承,连北师大老师也拐过来十几位。
蔡耀宗又折回教育部,从北京、河北、上海、江苏调来300个名额,再从部属中专毕业生弄来150名,二机部又送来20名。行了,570个招生名额,刚开办的大学够规模了,可校舍还没头绪。
在党组扩大会上,彭涛再次拍板了:部机关办公地点暂时不动,国务院房管局新交工的一栋五层楼拨化工学院使用。关键的关键,迎刃而解!李苏这才一块石头落了地。1958年9月14日,化工部第一所大学——北京化工学院,敲响了隆重庆贺诞生的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