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绪言 吴丛
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济宁高新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全力以赴抢时间、赶进度。今年计划新建项目91个,目前已开工67个,开工率62.9%,续建项目88个,开工率100%。胜代新工厂、莱尼二期等20个项目将于6月底前竣工达产,百日攻坚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济宁高新区上下将进一步加大攻坚力度,坚持一线工作法,掀起攻坚突破新热潮,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努力奋战。
打造四大主导产业“新地标”
鲁抗医药高新生物技术产业园作为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对建设济宁高新区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壮大济宁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整个二期项目已经竣工。其中,2019年4月,研发测试平台项目已竣工,6月通过GMP认证,已具备生产条件,营销中心各个管理部室正在进行搬迁。
鲁抗医药高新生物技术产业园是济宁高新区加快产业集聚,全力打造产业“新地标”的一个缩影。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园区围绕高端装备、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发起“产业新地标”攻坚行动。在高端装备产业方面,重点培育山推突破营收500亿元,中国重汽近期5万辆、远期10万辆扩产,推动永生重工、山推5G智能工厂、小松DPF、海尔硬创等项目加快建设、见效。在医养健康产业方面,重点启动国际生命健康科技城、生命科学中心二期、艾美科健高端制药工程等重点项目,加快推动鲁抗二期、辰欣高端制剂项目达产见效。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重点启动建设济宁市智能终端产业园,仁人邦智慧二期总部基地投产运营,推动摩贝华北区交易平台、深圳德坤智慧公路港等一批智慧贸易、智慧教育场景应用。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方面,重点加快如意新材料产业城项目进度,启动建设纬世特碳化硅二期,推动远山氮化镓6月份达到量产,山大新材料、瑞城宇航试生产。
济宁液压机械公司招工信息为推动项目尽快落地,济宁高新区将从项目招商、前期报批、论证设计到落地建设,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组建项目推进专班,全面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完善政策、人才、金融、科技等核心要素服务体系,全力以赴为项目建设创优环境,推动项目早日投产达效。
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新靶向”
在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5G”控制舱正在远程遥控位于试验场的一台全液压推土机。控制舱操作人员通过仿真操作平台及其控制系统,利用5G智能传输开展“所见即所得”施工操作。这款5G智能遥控推土机主要适用于智慧矿山及恶劣、危险施工环境作业,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保障工人安全。
为抢抓“新基建”机遇,济宁高新区成立了“新基建”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编制规划和3年行动计划,设立1亿元市场化基金,申报并发行一批政府专项债券,聚力建设大数据技术中心、工业互联网中心、智慧城市运营中心“三个智慧大脑”。引进华为、西门子、麦迪网等工业互联网运营服务商,支持如意建设推广国家服装行业工业联网应用服务平台,提升企业的上云比例和深度应用,2021年实现规模企业“上云”全覆盖。重点突破新材料产业、智能终端产业、大数据产业3个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加快纬世特碳化硅、远山氮化钾、瑞成宇航等原材料、元器件项目建设,加快总投资150亿元的济宁市智能终端制造产业园项目建设,推动海富电子、宏凯智能终端投产达效。同时,加快推进圣地智能电力、英特力应急指挥系统、海尔硬创智能制造等30个“新基建”关联项目建设,带动形成智慧城市、智慧园区和智慧产业融合发展新生态。
全力推进蓼河新城建设
2020年,济宁高新区把打造“生态科技城”作为十大攻坚行动之一。蓼河新城建设指挥部作为新城建设的主要部门,今年将所有项目全部纳入百日攻坚的任务清单,逐个制定攻坚方案,全面实施平行作战工作法,多工种同时施工,多点延时作业,施工效率同比增加30%以上。
济宁液压机械公司招工信息鸿雁湖作为济宁高新区“三河三湖三湿地、九水通衢耀麒麟”景观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围绕6月底开园目标加紧收尾攻坚。十里湖一期项目已于去年建成,二期项目已于今年2月底开工,目前已完成土方调整、水生植物种植、复氧设备安装等工程。鸿广河项目、景云湖项目也在紧急施工,确保今年年底整个蓼河新城河湖水系全面实现贯通,为产城融合打造高品质生态水轴。
大型的商业配套是新城建设的最大短板,济宁高新区加紧建设红星爱琴海、奥特莱斯、华润万象汇、湖滨印象四大商业综合体,进一步提振新城人气商气。红星爱琴海购物公园项目正严格按照施工节点和要求抢抓工期,整个工程预计2020年12月中旬进行结构封顶。今年1月,华润万象汇项目正式奠基,目前一期项目正在加紧施工中。四大商业综合体建成后与蓼河公园、吟龙湾、鸿雁湖等休闲之地形成互补,将从根本上改善蓼河新城业态结构。
实干为要、行胜于言。实现重点工作攻坚突破,关键在执行落实。济宁高新区持续开展“十破十立”专项整治,建立六大执行落实体系,用好督查、考核、问责三把利器,激发园区上下担当负责、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夺取攻坚之年的全面胜利。
(编辑:罗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