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制造界网
来源/知识自动化(ID:zhishipai)
编译/南山工业书院
封面/图虫创意
新冠疫情,让日本对“中国依赖”这一长期性话题,产生了爆发性的关注。日刊《工业新闻社》在四月份,从八个重点制造领域,对中国市场和供应链中心,做了一个《变革2020:依赖中国的功过》的连载报道,迅速成为日本阅读的关注点。日本一直想要脱离中国供应链的束缚,但又很难离开中国的市场发展。矛盾的心和纠结的腿,成为日本制造和产业界的常态。对于本地制造本地消费的“地产地消”日本并无异议。这也意味着在全球化恶化,供应链重塑的大变局之下,中国供应链仍然有着非常好的防守秩序。
南山工业书院进行了编译整理,以飨读者。
1/ 汽车整车:新冠放大了成本的阴影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销量占全球总量的30%,各公司积极投入主力车,成长为承担业绩的市场。近期受中美贸易摩擦、环境限制与新冠疫情的影响,生产企业人工费用高涨、供应链对中国的过渡依赖等问题都突显出来。面对中国巨大的市场,生产与销售策略都需要重新检视。
从2019年的市场业绩来看,日本车企在华销售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汽车销量2576.9万辆,同比下降8.2%。这主要原因是由于中美贸易摩擦造成的消费停滞。但日本却得到了好消息。相对于欧美企业的业绩下滑,日本企业的总销售台数比去年增加了2.7%,达到456万台。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证券高级分析师杉本浩一认为:“在向质量转变的过程中,日本企业的品质和成本等得到了认可。”
进入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日系厂商2月的新车销量比去年同期大幅减少了约7至8成。这个数字会在疫情过后可以得到恢复,但真正需要担忧的是中国车企,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也成长起来了。虽然在2019年中国制定了有利于日本车企的新能源汽车“NEV限制”,但在贸易摩擦下,政府主导的扩大市场将会背离“NEV限制”的要求。日兴证券木下寿英股份调查部的资深分析师预测,“即使扣除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的市场依然严峻”。
另一方面,日产汽车供应链中有很多零件在华生产。新冠疫情使零件的生产与物流都受到了影响。同时日企与中国当地企业的人才争夺日益激化,日本在华企业人工成本大幅度上涨,使其成本优势逐步丧失。重新部署供应链变成了迫在眉睫的议题。
中国无疑是一个长期增长的市场。但是,考虑到难以设想的外部环境风险,有必要多准备灵活的战略。因此,不仅仅是新冠肺炎病毒的压力,成本上升也是迫使日本需要重新部署供应链
2/ 汽车零部件:进一步分散国内知名液压机制造商
各汽车零部件公司为了配合整车制造商的海外发展,开始了属地生产。中国也不例外,作为成长中的市场获得了持续的投资。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等不确定性变大,中国自身市场的魅力并没有改变。但是,中国作为最大的集中出口据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受美中贸易摩擦等影响,中国的汽车销售减少,新冠疫情加速了这一趋势。6家日系汽车制造商在2月的中国新车销售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约8成。尽管如此,中国市场的存在感,依然非常坚挺。日本活塞环的山本彰社长断言:“尽管新冠疫情正在扩大,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仍然很有魅力。”因此,日本在江苏仪征市的活塞环工厂,仍将按计划在2021年建设新生产线。
但并非都是这样的坚定信心。为了避免过度依赖中国供应链中心,将生产转移到中国以外的地方,成为汽车制造商一种常见的选择。根据日经社最新报道,以汽车导航系统为例,世界生产的50%的汽车导航和车载系统依赖于中国。但是为了避免美中贸易摩擦和关税等风险,汽车零部件厂商正在将可能的生产转移到日本和墨西哥,大大降低了中国的生产比例。而2018年法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佛吉亚Faurecia以1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日立拥有的汽车导航系统日本制造商歌乐Clarion的股份,强化控制。
提供汽车悬架及驱动连杆的日本合资公司万宝井Yorouzu,在武汉广州都设有工厂。通过产品设计的标准化,实现了在中国生产的零件在东南亚和日本的生产基地也能以同样的品质生产的体制。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武汉工厂被迫封锁的时候,该公司91%的产品已经可以脱离中国工厂:152个品种中的138个可以在世界各国的其他工厂替代生产。在最大限度发挥在需要地附近生产和供给的“地产地消”的同时,也采取了分布式策略,以便应对中美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丰田汽车系的零部件制造商以地产地消为基本战略,以东日本大地震为首的大规模灾害为契机,在世界范围内推进了生产地的分散化和代替生产等。电装DENSO和爱信精机AISIN等一级供应商Tie1将中国定位为成长市场,强化和整备生产基地,同时也调整生产方面的风险分散体制。
但是在2级以下的供应商中,存在依靠大量廉价生产实现低成本的中国供应商。通过对供应链整体进行紧密管理,来降低采购风险。
中国的工资水平随着经济增长而上升,作为生产、出口据点的成本优势正在减弱。国际贸易投资研究所的高桥俊树研究主干指出,以成本上升和风险分散的观点来谋求中国以外的分散化是紧迫的课题。虽然在中国推进地产地销,但是作为出口据点,则不可避免的发生着变化。
3/ 机床:面向内需有机会
日本的机床制造商在中国的生产迅速恢复。德玛吉森精机、日本津上、沙迪克复工率达到80%。受新型冠状疫情的影响,各公司不得不在春节后停摆。但是,疫情被控制的征兆出现已经一个月,工厂的人员基本全部归岗。由于美中贸易摩擦和人工费的高涨,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有陷入不能全面运转的趋向。但是对于机床行业来说,它仍然是满足当地需求的重要供应基地。并没有出现行业的萎缩。
在第一季度,中国市场比率可能高于全世界其他的国家。日本机床企业对此还是有信心的。在全球机器销售不振的情况下,中国事业正在迅速恢复。
由于春节以来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而处于休眠状态的中国顾客重新开始活动,日本津上(TSUGAMI)精密机床在浙江省工厂开始高比率复工。在新冠疫情高峰时期,春节返乡的工作人员不能返回省内,但现在已经完成了新近订单和疫情爆发前积存订单的制造。
德玛吉森精机在制造加工中心(MC)的天津工厂调整了人员体制,3月中旬几乎全部开工。在沙迪克,苏州和厦门共有2家工厂复工率达到80%。
中国市场占外需的2-3成。沙迪克社长古川健一表示“主要客户的小型精密模具产业主要集中在中国”。对日本的机床产业来说,中国现在依然是最重要的地区之一。而且发展潜力还很巨大。
在中国的日企,由于人事费高涨和中美霸权之争,难以继续经营,因此不断缩小、撤退。以廉价劳动力为导向的“世界工厂”现在正在转向东南亚等地。但是日本的机床产业,以中国生产为主,并主要面向中国的内需,与世界工厂和其他产业明显不同。
以西铁城表业为例,它在中国山东省,生产仍然扩大两倍——尽管许多中国其他钟表零部件关门。这种趋势是在美国和中国摩擦最严重的2019年底,就已经开始了。而西铁城钟表的工厂扩张,也使得用于高性能终端产品中的高精度零件用机床需求增加。只要中国社会追求高品质生活,需要最佳的终端产品,那么这些产品的制造,就会进入日本厂商最擅长的高性能的尖端机床领域。在美中霸权之争中,美国提出要回归制造业,但是日本机床行业对此不以为然,“世界最大的加工市场不可能转移到以IT产业称霸的美国”。
当然,日本厂商对于中国竞争者的追赶,以及适应中国相关规定,也十分吃力。但是,这种付出的代价,也得到了回报。
4/ 机器人:需求中心,期待成长
随着疫情扩大,给各个机器人制造公司在中国生产带来了影响。安川电机、川崎重工业、不二越等在1月下旬开始的春节假期结束后也停止了当地的机器人工厂的运转。直到2月中旬以后复工,各工厂的停工时间从数周到约1个月。
在目前生产恢复的同时,也担心会对销售产生影响。由于外出限制,商谈的机会减少,展览会等活动也将延期或中止。对于生产线上的机器人,也很难通过远程视频等方式向远程用户提出建议。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占全世界的3成以上。据日本机器人工业会称,2019年向中国出口机器人的金额(仅会员企业)比去年减少了18%,为1844亿日元。占全部出货额(含国内)3成(27%),占出口额4成(40%)。
图1/历年日本机器人出口额对比
图2/2019日本机器人需求分布/亿人民币
国际机器人联盟(IFF)预计由于工厂自动化的进展等原因,到2022年为止世界机器人市场的年平均增长12%。其中,中国和日美欧等国相比,机器人的引进余地更大,业界分析认为以汽车零件和电机电子产业为中心的中期需求会扩大。
正是预计到这样的成长,发那科于2019年在广东省广州市等3个城市为了强化机器人的工程功能等新设了相关事业部。川重在重庆市扩充了其生产线。安川电机2018年在江苏省常州市增设机器人工厂。三菱电机将在该省常熟市开始机器人生产等。
另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设备投资前景的影响仍在持续,2019年的机器人需求低迷。考虑重新评估供应链(供给网)的呼声也在扩大,作为机器人用户的通信机器制造商等已经将中国的一部分生产能力移交给了其他国家。随着疫情的扩散,及中美的对立,有可能使这部分产能加速逃离中国。
这种新冠疫情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使不确定性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这次的感染扩大“表明在工厂生产,人工有可能成为风险”。在人工费高涨导致工厂自动化和省人化需求高涨的中国,有病毒威胁经历的用户企业,预计将进一步推进机器人化。后新冠的复工局面,将会加速自动化、物联网和人工智能(AI)等新一代技术的开发。
5/ 电子零件:智能手机大国,不可动摇
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韩国三星电子于2019年关闭了中国的智能手机生产工厂并将生产基地迁移到越南。一方面由于生产智能手机的外资开始“远离中国”,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智能手机企业的兴起,中国依然是智能手机生产大国。到目前为止,日本的电子零部件各公司为了适应顾客的需求,在中国建立生产据点,其中包括面向智能手机。
日本不是依赖中国的生产,而是在中国的地产地消。高盛证券2月公布了以亚洲105家高科技主要企业为对象的中国依存度调查。据推算,包括半导体器件在内的19年度日本企业的电子部件、半导体、材料方面的中国生产、中国直接出货的依赖度分别为20%和28%。日本企业全体的平均水平都是14%。
根据该调查,在电子零件各公司的总生产中,中国生产比例推定:TDK为约42%,太阳诱电约30%,村田制作所约23%。对此,高盛证券投资调查部长高山大树分析称,“(日本的)电子零件(从中国)向中国直接发货”,“这是抓住世界需求,智能手机和汽车都确保了中国顾客的结果”。
中国智能手机抓住了顾客的日益旺盛的高端需求,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壮大。根据美国IDC的调查,在19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份额中,中国通信设备巨头华为技术(华为)超过美国苹果跃居第二位。全球出货量的约35%是中国智能手机。在中国国内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国企业的出货数量也在增加。
受疫情影响,TDK的负责人下调了2020年3月期的合并业绩预测, “中国以前的地消是外资企业。现在中国企业的需求在增加”,以此暗示意识到中国市场,不仅是面向外资企业,对中国本土企业的供给也在增加。
生产陶瓷容器的村田制作所、阿尔卑斯山电气、太阳诱电等公司也一样。阿尔卑斯山在中国拥有八个生产基地,面向智能手机和车载等;太阳诱电拥有层叠陶瓷电容器(MLCC)等两个生产基地。在总产量中,日本所占比例约为65%的村田制作所集团,也有MLCC等四个主要生产据点。无论哪一个都是在顾客周边就近生产,丝毫没有从中国撤退的意思。
高盛证券的高山部长表示:“在做好变动订单和劳动成本上升的觉悟后进军中国市场。”对各公司对中国的依赖表示一定的理解。在感受着国家风险的同时,也要俯瞰时代的大局,即使顾客对象发生变化,各公司也要尽到供给责任。
6/ 造船:成本竞争、合资才有出路
造船业界大致分为以今治造船(爱媛县今治市)和日本海洋联合(JMU、横滨市西区)为代表的国产组和以川崎重工业和三井E&S造船(东京都中央区)为代表的中国合资组。今治造船和JMU 3月下旬宣布,商船领域的设计、营业部门的共同出资公司“日本船场”将于10月1日成立。今治也决定持有JMU的3成股份。今治造船的社长,很坦率地表明,合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抗中韩船企。
通过这次合作,今治造船和JMU的新船建造量的世界份额合计达到约12%。但是韩国和中国的大企业都在上面。韩国有世界首位的现代重工业和第3位的大宇造船海洋进行合并,中国是第2位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和第5位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进行合并,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2成。与此相对,日本的中小造船厂处于林立的状态。
“在液化天然气LNG船方面,日本在与中韩的对抗中,成本竞争力处于劣势”。三菱重工业的泉泽清次社长在2月的决算记者会上,说明了对于日本竞争失败的真实情况。这种想法对于造船公司来说是有共性的。除了人事费、材料费之外,中韩两国还具有统一的“规模优势”,政府和当局也有直接的金融支援。“即使我们努力降低成本,但由于他国政府的支援,船价也重新下调了”。多家造船巨头,一再强调这背后的不透明性。
川崎重工业和三井E&S造船在这样的业界实情的背景下,认为国内降低成本的努力是有界限的,与中国的企业联手是一种可行的办法。川重的金花芳则社长从坂出工厂提供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的建造技术,并在中国合资企业建造船,这样可以比韩国建造成本更低。在充分利用中国成本低廉的优势的同时,也能够通过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话虽如此,中国合资企业的强化,承担着的造船技术很有可能流失到中国的风险。环境限制和节能技术,氢船等下一代船造船技术,是日本企业对抗中国的技术“堡垒”。JMU的千叶光太郎社长说,“为了和中韩战斗,竞争力的基础是技术力。此外,还需要提高生产性、销售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
世界上的新建船的建造量在2010年左右达到了1亿吨以上,2019年由于船舶过剩影响,接近5000万吨,减少了一半。如果新冠病毒继续扩散,货物停止运行的话,船舶需求将会进一步减少,价格竞争的压力也会增加。日本组合能否下定决心,进行包括关闭造船厂在内的大规模重组和合理化,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7/ 工程机械:摆不开的中国
日本工程机械行业提出“摆脱对中国依赖”的口号,但却放不下中国的市场。
近年来,中国本地制造商依靠价格优势迅速崛起,与日本企业争夺本不景气的市场份额。2018年情况有所好转,包括日系在内的外资企业液压挖掘机销量达6万台,而中国厂商的销量则达到了7.4万台。
进入2019年,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让市场环境再次恶化。然而,日本企业并不打算放弃中国市场,小松集团宣布在中国只投入20吨以上的产品,并加大零件的本地化生产,将行走马达等零部件切换到国内生产,还强化了零部件与服务等相关业务。日立建机致力于提供24小时远程监控机油及液压油工作状态的服务等价值链业务。另一方面,日立也推进了价格战略,将从2020年2月开始推出价格下降10%的迷你挖掘机。为了控制成本,采用了部分中国本土企业提供的零部件。神钢建机则更加重视二手建机的维护,将对由其制造但不管控的二手建机也作为维护对象。街道中一旦发现神钢的二手建机,会立刻敦促进行监控。
(编译者这里顺便说一句,这一招,好像是跟石家庄天远公司学来的。五六年前天远所有人员下沉,给自己代理的工程机械都贴上标签,现在终于迎来了大数据时代的回报。小松也在积极跟天远合作,这次中国变成了师傅。以前我们老是说日本制造有魔性,看来中国制造在一些局部创新,也有很多魔性。)
8/ 消电:逃离
国内知名液压机制造商全世界范围内经济恶化及新冠疫情的影响催生出“摆脱中国供应链束缚,制造业独立自主”的呼声。
面对中国厂商的竞争压力,三星电子与LG电子分别在2020年3月末和1月末停止本年度内电视液晶面板的生产。而中国通过大规模投资,从韩国手中抢走液晶面板盟主的地位,成为液晶面板最大的生产国,产量接近全世界的一半。
不仅在电视行业,主要部件对中国的依赖程度逐年提高,整个消费电子行业,也离不开中国的身影。为应对中国的人工费用日益高涨及中美贸易摩擦等不利局面,苹果公司要求主要供应商扩大东南亚等地的生产。新冠疫情的爆发加速了供应链向印度及东南亚供应链的逃离。
然而,随着新冠疫情的扩散,东南亚工厂也没摆脱停工的命运,三星的主要生产基地越南,限制了智能手机等的生产。铠侠电子(原东芝存储器)和菲律宾的SSD(固态驱动器)组装外协商也于3月暂停生产。由于新冠疫情导致的中国供应链迟缓,佳能决定从3月2日开始,暂停了九州5个工厂两周的生产,主要影响数码相机等产品的生产。虽然大部分企业现在已经重新开始运行,但是距离完全复产可能尚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