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正受到各方普遍欢迎和积极参与,推动沿线各国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需求,正为湖南打造工程机械世界级产业集群带来战略性重大机遇。本文站在全省角度,通过深入调研,就湖南打造工程机械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基础现状、问题差距及路径建议作一些探讨。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2月15日讯 据长沙市经信委消息:
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内涵
关于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定义,一般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表现为具备世界领先的总量规模和技术水平,拥有世界知名品牌和企业集团,具有世界级产业链条和产品。
目前,全球具有代表性的世界级产业集群有德国斯图加特的汽车产业集群、美国硅谷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及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其中,德国斯图加特汽车产业带,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汽车产业集群之一,分布着奔驰、保时捷、尼奥普兰、艾瓦客车等汽车龙头企业和博世、采埃孚集团等世界级品牌汽车和零配件生产企业,还聚集了2000多家车企及与汽车产业密切相关的研发机构。美国硅谷位于美国西海岸北加州,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谷歌、甲骨文、英特尔、思科、苹果等世界知名高科技公司均聚集于此,该地区拥有上万家高科技企业,一千多名美国科学院院士,数以百万计的科研人员。
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指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出现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但是总体而言,还尚未达到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标准。
湖南打造工程机械世界级产业集群的现实意义
1.工程机械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地位重要。总书记强调:工业是我们的立国之本,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脊梁。装备制造业中工程机械产业是重要主体,广泛应用于国防、交通、能源、矿山、农林水利、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建设项目,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一些大型、特大型工程机械肩负“大国重器”的使命,是“华龙一号”、港珠澳大桥、高铁等中国工程的成功关键,工程机械制造水平和能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
图1:三一、中联助力港珠澳大桥建设
图2:全球最大水平臂上回转自升式塔式起重机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工程机械市场,根据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数据,2016年全球工程机械国别市场中,中国市场占据35.9%的份额。据海关总署数据整理,2017年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额为241.91亿美元,同比增长19.3%。工程机械是中国制造最有可能率先突破的产业之一,目前国内形成了长沙、徐州、常州、厦门、济宁和柳州六大主要产业基地。
2.湖南是我国工程机械产业最具代表性的集聚区,拥有“五大基础”。一是产业聚集度最高。湖南的工程机械已经形成以长沙为龙头,长沙、湘潭为整机制造中心,株洲、衡阳为零部件配套支撑的产业格局,长株潭衡四市工程机械领域就拥有82家规模以上企业,形成以三一集团、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铁建重工、泰富重装等一大批大中型骨干企业为支撑的产业生态。目前,湖南工程机械企业有4家(三一集团、中联重科、山河智能、湘电股份)登陆A股上市,五新隧装已进入发审程序。二是产品种类最为齐全。作为湖南工程机械的龙头地区,长沙拥有三一集团、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中铁五新、恒天九五6家大型主机企业,飞翼股份、奥盛特重工、凯瑞重工等一大批中小型主机企业,配套企业就有200余家。主要生产12大类、100多个小类、400多个型号规格的产品,产品品种占全国工程机械品种总类的70%,行业主要产品包括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凿岩机械、盾构机、矿山机械、港口机械、桩工机械、环卫机械及军用机械等,产值约占全国总量的23%、占全球总量的7.2%,产品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见表1)。湘潭依托湘电重装、江麓重装等企业,开发的智能化平头塔式起重机、挖机、桩机等工程机械行业形成一定的规模,另外,长株潭衡地区还有湖南机油泵、衡钢、株洲时代电气等工程机械重点配套企业。
图3:星邦重工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正在作业液压机200吨油缸
三是再制造起步早。长沙(浏阳宁乡)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作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截至2017年集聚再制造企业58家、产值达76亿元,当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及汽车制造行业开始进入报废的高峰期,预计2020年我国工程机械产品报废量将达120万辆左右,再制造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表1:长沙工程机械优势产品类别和行业标志性产品
四是产业规模国内最大。有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和山河智能4家同时入选2018“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见表2),长沙是全球唯一一个同时拥有4个世界工程机械50强企业的城市。湖南的工程机械产业规模从2010年起,连续保持全国第一,2017年行业产值1515.85亿元,占全国比重约22.2%。
表2:2018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
五是产品市场占有率领先。2017年,三一集团混凝土机械实现销售收入126亿元,稳居全球第一,挖掘机械销售收入136.7亿元,国内市场已连续七年蝉联销量冠军,市场占有率超22%。中联重科在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等关键产品市场领域持续保持领先优势,烘干机、小麦机等农业机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保持行业数一数二。铁建重工的TBM和大直径盾构机市场占有率多年稳居国内第一。
3.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广泛前景,具备“四大优势”。湖南工程机械产业主要分布在长株潭衡地区,地理位置相近,产业基础较好,区域分工明确,具有参与工程机械全球竞争的优势。一是科研力量雄厚。目前,长沙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5所大学、11所一流科研院所,有三一集团、中联重科、铁建重工等6家大型工程机械企业,41家核心配套企业,7个产业技术战略创新联盟,11个企业院士工作站,还有国家混凝土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拥有包括大量外国专家在内的机、电、液等专家研发队伍,主持或参与起草国家标准500多项。2017年度三一集团的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5%,研发支出比例基本与卡特彼勒等国际龙头企业持平。2017年7月,由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主导编制的混凝土及灰浆制备机械与设备行业国际标准正式出台,成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首个由中国主导参与并正式出版发行的国际标准,标志着以湖南工程机械为代表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获得海内外同行更多的认可。二是产品竞争力强。湖南研发制造的3000吨级核电履带起重机、101米碳纤维臂架混凝土泵车、大型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等产品技术水平世界领先。其中,中联重科替代进口的3200吨履带式起重机,配备了116个传感器,多次完成核电站穹顶吊装施工,误差不超过2毫米。铁建重工自主研制全球首台永磁电机驱动盾构机、国产首台大直径铁路盾构机等一大批具有原创性、创新性、战略性、颠覆性的国内和全球首台套产品共30余项,产品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图4:中联重科3200吨起重机助“华龙一号”穹顶成功吊装
图5:铁建重工国产首台大直径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敞开式TBM)
图6:泰富重装龙门起重机 最大起吊能力:1200t跨距:236m
图7:五新隧装湿喷机械手在隧道口施工
三是智能制造的前瞻布局。三一、中联、山河智能、泰富重装、中国铁建等企业在前几年行业下行时期苦练内功,在设计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智能化、运维智能化、产品智能化上深耕发力。如三一集团18号工厂是亚洲最大的智能化制造车间,其自主开发的信息系统——“ECC全球企业控制中心”,接入全球38万台工业设备,涵盖5000多种机器参数,积累了1000多亿条数据,其“挖掘机指数”成为国家判断经济晴雨表的重要参考之一。从三一集团衍变出了基于流程的业务变革、基于用户的模式创新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树根互联,已成为与航天云网、海尔等并驾齐驱的工业大数据三大平台之一,多次受到李克强总理的点赞。中联重科获批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积极推进“制造业+互联网”转型,建设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云服务平台,可实现工程机械远程运维服务,实现“产品在网上、数据在云上、市场在掌上”。泰富重装研发智能化海上移动平台、全智能无人化料场装卸输送系统、环保节能料场等多项核心技术,泰富重装自主研发的智能化、无人化技术已在多个项目上运用。目前,长沙机械工程行业有4家企业获“国字号”智能制造示范企业(项目)。
图8: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三一18号工厂
四是初步完成了国际化布局。中联重科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在沿线地区打造了9个生产基地、20个贸易平台、10个备件中心库,以东南亚和中东为两个抓手,业务贡献率达50%。目前,中联重科已形成横跨欧、亚、美三大洲的海外生产基地,包括意大利CIFA工业园、德国M-TEC工业园、印度工业园、巴西工业园,以及中联重科白俄生产基地等。2017年海外公司自营销售收入较2016年增长超三成。三一重工拥有5个海外研发制造基地、180家海外代理商,业务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70%-80%的海外市场,分布在“一带一路”上,从最初出口产品,到海外投资,再到海外并购,在长达16年的国际化发展道路上,三一重工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化路径,自2013年开始,三一海外销售已连续5年超百亿元;2017年,三一重工实现国际销售收入116亿元,占企业总营收的比重约为30%。铁建重工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分别在台湾、新加坡、泰国、印度、俄罗斯、阿联酋、土耳其、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先后设立了11个区域经营分支机构,全面布局海外市场,实现抵近经营、贴近服务,构建快速、全面的市场反应能力,出口产品全部覆盖集团公司隧道掘进机、特种施工装备、轨道系统产品三大产业板块。
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发展的瓶颈和短板分析
1.全球市场占有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从全球市场和品牌分布看,KHL推出的2018年度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中,美国有6家企业入围,美国卡特彼勒公司以266.37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占全球工程机械市场份额16.4%,其在建筑工程机械、矿用设备、柴油和天然气发动机、工业用燃气轮机以及电传动内燃机车领域具有领先优势,且深耕中国市场,形成涵盖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见表3),特别是在土方工程机械领域,我省几个龙头企业与其相比差距明显。日本有12家企业入围,小松公司也以192.44亿美元的销售额占据有全球市场份额的11.9%;中国有9家中国企业入围,湖南占据了3家,分别是三一、中联重科和山河智能,其中三一集团在国内排名第二,但仅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7%,中联重科国内排名第三,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3%,与国外工程机械巨头相比,差距明显。
表3:卡特彼勒公司在中国主要产品分布
2.核心零部件短板有待突破。同国际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成熟区相比,湖南乃至全国工程机械产业的知名零部件制造企业较少,发动机、高端核心液压件、核心电器配套件等多依赖进口,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率(国际约40%)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比如工程起重机大吨位上用的400KW以上发动机、大扭矩(2200N.M以上)液力制动、机械制动变速箱、4轴分动箱、全地面起重机车桥、大扭矩减速机、500L/M以上大流量阀、电比例控制阀、140以上主泵、180以上闭式泵、160以上排量马达PLC控制器等。配套件产业短板影响了产品附加值的进一步提升,发动机、液压件等关键部件固化为产业发展的长期短板。
3.产品同质化竞争问题有待化解。目前三一集团、中联重科、山河智能、徐工等龙头企业产品结构较为接近,产品质量、性能、价格等几乎处于同一层次,在多个领域的竞争比较激烈。加之行业原始创新人才缺乏,企业间的竞争也导致对人才的相互竞争。就混凝土机械和起重机械两类产品来说,2017年中联重科两类产品的营收约为141亿元,占营收比重达60%以上;三一集团两类产品的营收约为178亿元,占营收比重达46%以上。
湖南打造工程机械世界级产业集群的路径
综合全球主要世界级产业集群以及卡特彼勒、小松等企业的的发展路径来看,建立竞争开放的科研体系,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和创新力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源泉,而世界级品牌是产业集群成熟的重要标志。湖南打造工程机械世界级产业集群必须要培育一批能对外输出资本,输出技术,输出产能,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1.完善产业链各类要素布局。一是完善龙头整机企业和配套企业形成的上下游产业链。从表4看,排名全球前5位的工程机械企业均未在长沙投资,而卡特彼勒光在徐州就投资了3家生产企业;前5位企业中,卡特彼勒在中国投资最多、产业链最广,涵盖底盘、发动机、液压件等17家制造业及关联企业。
表4:工程机械全球前5强在中国投资情况(制造业领域)
从未来发展看,长沙要对标徐州,三一、中联等工程机械龙头要对标卡特彼勒,要着重加强产业的横向集聚和垂直整合,重点将三一、中联打造成世界级品牌,支持山河智能、铁建重工等龙头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共建、共赢等方式,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做大做强。培育和引进国内外知名发动机、高端液压件等关键零部件厂家,提升本地配套能力,同时通过溢出与产业带动效应促进本地配套企业的发展(见图9)。要进一步统一“市场换产业、市场育产业”思想,加大对本土产品的政府采购与补贴力度,学习韩国“身土不二”精神,巧用两型产品加分机制与督评机制,敢于在地铁、高速公路、桥梁、水利等政府型投资项目中大胆使用本地工程机械产品。
图9:长沙市工程机械产业链结构图
二是打造工程机械创新链。培育高度的活力和创新驱动力,在工程机械基础研究领域争取若干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通过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凝聚和培养一批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和研究团队。鼓励本地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配套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深入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共建一批拥有较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三是深化服务链发展。在工程机械等产业有条件的企业从以产品制造为核心向产品、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并重转变,强化“微笑曲线”两端发展,从提供设备向提供一体化服务转变。依托三一集团、中联重科,在工程机械领域建立客户大数据库,拓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增值服务,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促进“制造服务化”,提高服务型销售收入(见图10)。
图10:强化产业“微笑曲线”两端
2.持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技术层次、创新能力强于一般产业集群,执行更高标准,需突破一批基础零部件制造的关键技术,研发具有放大效应和共享性的关键技术,超前部署一批前沿技术。一是逐步占领价值链的中高端。湖南的工程机械产业具有创新驱动的基因,下一步要重点发展中高端混凝土机械、大型工程起重机械、现代矿山机械、现代物流及港口装备、城市公共及安全装备五类工程机械整机产品。全力突破高端液压元器件、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提升产品模块化设计水平,探索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制造多功能、个性化工程机械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支持企业着力推进“产品4.0工程”,以“模块化平台+智能化产品”为核心,开发系列“能感知、有大脑、会思考”的智能产品。
图11:酷哇、中联成立合资公司,加快部署自动驾驶环卫领域
二是解决产品制约关键因素。重点解决产品可靠性问题,使产品质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支持创新载体加大高频比例阀控制、大流量径向柱塞泵高压化、阀体铸造等液压元件相关技术研究力度,逐步解决发动机、变速箱、驱动桥、液压油缸、液压阀、液压泵、薄板件等关键配套件的薄弱问题。目前,三一集团部分核心零部件实现自制,如多路阀、油缸、泵、马达、底盘等。进口件由以前的60%降至10%,大部份实现国产化,多路阀、油缸、泵、马达、底盘实现自制。对于一些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特别是涉及“四基”的技术问题,可由政府引导、企业联合形成研究院所参与的工业研究院或工程机械创新中心协同攻关。如对于高速高压的泵体缸体渗油问题,牵涉材料的研发投入大、耗时长、基础性强,一旦突破,整个行业可以共享。三是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自动化生产装配线、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AGV等先进制造技术和产品,形成先进的制造方式。利用工业联网平台,推动工程机械远程运维和协同研发制造。
3.拓展全球分工和全球布局。影响范围大、国内外要素双向流动频繁和开放型是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显著特征之一。湖南要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必须加大全球布局,充分利用全球分工实现集群规模效应倍增。
图12:长沙工程机械企业的全球布局——两横两纵
一是支持企业继续围绕“一带一路”增加投资。加大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新业务、起重机械生产园区的智能升级等投资。“一带一路”正为湖南企业创造前所未有的机遇,首先,受益于沿线设施互通,将带来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带动工程机械等领域的需求(见表5);其次,国家贸易拉动,涉及优势装备输出。当前,不少机械企业的海外拓展都取得了较好成果,海外收入占比得到较大提升,如三一集团海外收入占比达到42.9%,其中70%的收益来自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印度、欧洲、南非、中东等区域实现快速增长。随着“一带一路”进入到项目落实阶段,越来越多的工程机械企业将会加大海外布局,目前重要的工程机械企业都具备了海外独立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能力。
表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合同概况
从以小松为代表的日本工程机械企业过去60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在内需停滞,行业逐步进入存量更新周期之际,海外出口需求有效承接了国内丰富的产能,成为了拉动日本工程机械需求的又一增长来源,彼时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城镇化快速崛起,大量的基建投资需求形成,进而提升了日本工程机械的活力。站在当前时点,我们与日本90年代的处境相似,城镇化进程已经到中期阶段,在国内经济增速逐步放缓,投资在前期高基数的情况下,增速逐步下滑,汇率面临贬值压力,基建投资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当时的日本遇到了经济快速增长、有大量基建投资需求的中国,而今天的中国则遇到了一带一路沿线一批有巨大投资潜力的发展中国家,国内的工程机械企业也将乘势布局海外业务,肩负起国内优质产能输出的窗口并借势完成国际化布局(见图13、表6、表7)。
图13:中国工程机械向各大洲出口情况
表6:三一海外拓展与小松中国拓展对比
表7:长株潭衡城市群工程机械产业发展建议目标
二是鼓励企业“结伴出海”。支持企业积极参与沿线城市项目建设,深化产业合作,扩大产品出口(见表8)。
图14:省委书记杜家毫出席中联重科—中白工业园奠基仪式
表8:工程机械龙头企业走出去情况
三是鼓励设立研发中心。支持跨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研发中心和关键零部件制造中心,发挥外资研发的技术外溢效应。四是支持企业国际协作。支持企业同具有品牌、技术和市场优势的国外企业合作,推动产业合作由加工制造环节为主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高端环节延伸,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和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及技术水平。五是支持企业并购整合。支持收购产品重合度低、互补性强的全球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尤其是核心部件配套企业,补齐产业短板,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见表9)。
表9:三一集团全球核心机构概况
4.探索一体化发展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湖南的工程机械产业要提高产业内一体化程度,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世界级工程机械总量规模和技术水平。一是促进不同产业链之间的斜向合作。促进与硬质合金产业链斜向合作,发挥我省硬质合金产业技术优势,促成博云新材或株硬与铁建重工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推进掘进刀具国产化。促进与人工智能产业链斜向合作,提升工程机械产品智能化、无人化进程;加强与大数据及北斗产业链合作,依托长沙工业云这一政府背景的区域性工业互联网平台,汇集各工程机械数据资源,促进产品服务化转型,建成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数据资源库;促进与集成电路产业链斜向合作,促成中国长城集团、中车时代、景嘉徽电子等与工程机械企业合作,推进控制软件和芯片的自主可控程度;促进与汽车产业链斜向合作,利用双方底盘资质资源,在专用车、商用车等领域双向渗透,如三一重卡的诞生(见图15),就说明在此领域有很好空间。此外,在与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链、功能显示器件产业链、轻合金产业链等本省多个新兴优势产业园链之间,均大有斜向合作想像空间。如长沙盾甲新材研发出结构增强涂层材料,具有抗冲击、防腐蚀、耐磨损、无污染的独特性能,可以显著增加结构的抗冲击性能,极大延长金属、塑料、混凝土等结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与湖南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优势产业有较好的契合度,市场前景和应用潜力十分巨大。
图15:三一重卡
二是推动龙头整合产业链。要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关键培育千亿级、两千亿级以上的世界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充分利用三一集团、中联重科、铁建重工等整机企业的优势和实力,通过“龙头带配套、配套带龙头”的良性循环,发展配套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拓展发展空间。当前,要全力支持“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这个重大项目的建设,该项目总用地将近万亩,高标准建设“国际化、智能化、生态化”的智慧产业城,通过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建设中联重科的“大脑”和“神经”。对工厂、产品、市场等进行第二次智能化升级,对研发、经销、服务、管理等业务模式进行全方位数字转型,构建智能型的高端装备产业模式。盘活现有存量,并在现有混泥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路面机械、消防机械基础上,新增土方机械(挖掘机)、高空作业机械、智慧农机、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中心。通过4年时间,该项目有望建成国内乃至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综合产业基地和“中国制造2025”中部创新引领高地,为湖南打造一张高端智能装备的世界级名片,建成后,预计总产值达1000亿元。三一也在宁乡三一起重产业园基础上,新建高端塔机生产项目,三年可实现产值200亿元—300亿元,税收6亿元。鼓励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产业体系,形成合理产业布局;引导新建企业分工协作、本地结网;搭建企业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增强企业之间的互信,促进形成大中小微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生态体系,实现相互借力、共生共荣。三是完善产业分工协作。强化以长沙为龙头,湘潭、株洲、衡阳协同支撑的工程机械整机产业集聚区。长沙重点发展中高端混凝土机械、大型工程起重机械等六大类工程机械整机产品;湘潭市重点发展成套工程机械装备系统集成技术、超大型动臂塔式起重机总体技术等关键核心产品和技术;衡阳市提升矿山成台大型设备及备件技术水平;株洲市重点突破减震降噪技术、新材料应用技术等(见图16)。
图16:长株潭衡工程机械产业链发展重点
5.优化产业集群政策环境。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是个系统工程,需针对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配套出台相关支持政策。一是支持“四基”突破。如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领域,引导支持搭建关键零部件采购联盟,支持自主创新关键零部件替代进口。二是支持集群协作、融合和智能发展。支持全省工程机械企业抱团出海、并购关键企业,支持本地市场育产业换产业力度,支持生产智能化与智能产业化,支持无人智能装备上路测试与使用。三是搭建创新大平台。争取设立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专项并将创新中心纳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湖南湘江新区范围,并参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新区的体制机制要求和优惠政策,制定全面支持创新中心建设的扶持政策。四是加快推进工程机械企业“民参军”步伐。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大省和军工大省,湖南推动军民融合具备较好的“产学研”基础。如三一重工自2015年就通过与国防科技大学签订《联合研制“无人装备”战略合作协议》开始切入军工装备领域。2016年具备从事许可范围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的资格。同年11月,三一首次对外曝光了轻突车、无人作战平台沙漠苍狼、战狼,以及车载式系留艇三款军工产品,采用了大量自主研发技术,填补了国内同类型产品空白。
图17:三一“擎天虎”履带式地面无人作战平台
山河智能2015年军工产品销售额近1个亿,在军工板块领域保持20%-30%的增速,军用工程机械、军用显示器等系列产品均已实现规模生产和批量销售。其复杂地形高通过性通用地面无人平台已在我国陆军装备中应用。未来要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加强工程机械企业与涉军科研院校机构研发创新和产业化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移转化,比如联合研制无人作战平台等军工装备整机。要出台具体扶持政策,引导工程机械企业对接军工生产需求,攻关重点领域。要完善协调服务体系,为军民两用技术的对接落地转化提供从创意、研发、中试、交易到产业化全链条的服务。液压机200吨油缸
图18:山河SUH-50无人直升机
五是制定有利于引进吸纳海外高技术人才政策和措施,充分发挥好长沙“人才新政22条”政策引力,开展海外人才永久居留、出入境便利服务等政策试点,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技术移民制度试点,弘扬企业家和工匠精神,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推动高端人才加速集聚。
6.扩大湖南工程机械影响力。一是积极承办世界工程机械暨配套件博览会,使之成为具全球影响力的大型专业展会,唱响工程机械之都美誉,浓厚产业发展氛围。二是积极争取共建中德工业4.0产业园,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通过与德国博世、西门子、库卡等公司合作向长沙制造输入工业4.0技术与智能软件和装备,吸引德国优秀装备零部件企业来湖南投资设厂;利用长沙工程机械产业优势,争取德国力士乐来长沙设立工程机械液压件产业园。三是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抢夺行业话语权和主动权,引领产业发展。四是整体策划推介。在央视、凤凰卫视等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媒体和行业自媒体上,策划推介湖南工程机械行业及代表性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