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车企在近年来最失败的战略是什么,我觉得就是把用得好好的四缸发动机换成三缸,而且还非要说省油、不抖又环保。
这其中上汽通用的教训最为惨痛。数据显示,上汽通用在2019年的累计销售为146.33万辆,同比下滑25.7%,减少了约50万辆。其中别克品牌销量为83.73万辆,同比下滑19%;雪佛兰品牌销量为41.35万辆,同比下滑24.8%。这样的市场表现尽管和汽车市场整体环境有关,但和三缸机的战略也脱不开干系。
具体到车型来看,有数据统计,英朗2017年的销量为42万辆,与朗逸、轩逸平起平坐,但换装三缸机之后的2018年,直接跌到了26万辆。销量近乎腰斩的英朗在2019年只好打起了价格战,4-5万的“骨折价”让上汽通用损失不小,而更大的伤害是打乱了自身的价格体系,还有对对品牌声誉的影响。
好在硬撑了两年半之后,上汽通用终于意识到问题所在,“四缸”英朗也再次回到消费者面前。但这两年多的时间,汽车市场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从老款改进来的四缸发动机已经优势不再,更像是对英朗粉丝的一种心理安慰吧。
无独有偶,年初的英朗换了打法,兄弟车型雪佛兰科鲁泽,也在年初申报了四缸发动机,而在三缸机领域玩得风生水起的吉利同样开启了“换缸”战略,2020款吉利缤越1.4T车型虽然在外观和内饰设计上保留了现有风格,但却换上了一台1.4T四缸发动机,拥有141马力。液压机脚胶飞度
这么多年发展过来,汽车市场一直有这样一条鄙视链:V8看不起V6,V6看不起水平对置,直列六缸更看不起直列四缸,而三缸机却毫无悬念,一直处在这条鄙视链的最底端。
只要你说这车是三缸机,脱口而出的一个字就是“抖”。但三缸机真的有这么不堪么?就算你是W12也要客观地看。
其实三缸机不是一个什么新鲜事物,1979年的时候,日本第一台三缸机车型问世,国内第一次接触的三缸机车型多是夏利、奥拓这些,而大家对“抖”的心理阴影更多也是来自早期的夏利车系,不过由于技术的原因,当时的夏利真的是抖,暂且不谈舒适性,就是启动瞬间摇摆起来的档杆也会让你触目惊心。
但技术的演进早已今非昔比,像双质量飞轮、平衡轴、带减震的发电机、液压机脚等各类高科技开始应用在三缸机上,尽管三缸机的物理特性没变,只是如今坐进车内,三缸机的抖动和噪音控制已经和普通四缸机能够打个平手了。
另外由于少了一个气缸,不仅腾出了更多的空间,维修保养的成本也能得到适当的降低。
其实POLO、飞度等经典车系在国外均有三缸机的配置,但为什么三缸机的战略在国内无法成功,我觉得这和厂家的粗暴逐利有很大关系。
首先是急,要知道丰田在国内为了普及双擎已经宣传了近十年,至今也不过两三款车型配备。但上汽通用却在大家还不知道如今三缸机怎么样的时候就匆忙进行大规模换装,说是为了排放而不得已砍掉一个缸,但四缸机一大把,都不达标么?这样的操作让人觉得完全就是一种简配,从消费心理上难以接受。
液压机脚胶飞度另外一点就是黑,这个黑不是烧机油的黑,而是在追逐利润的方式上“黑”。就像我刚才说的,面对W12的高成本、水平对置的偏磨以及直列6缸的笨拙,三缸机也有天生的缺陷,但却可以通过一些技术进行优化,只是像液压机脚、数控加工的平衡轴哪个车企会用呢。
去某品牌生产三缸机的工厂走一圈,用来展示的平衡轴是如此简陋,而且上面已经是锈迹斑斑。
尽管换回四缸和不引进三缸可能上厂家的无奈之举,但是想卖得好,还得拿出真材实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