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6月17日讯 记者从山东省国资委官网了解到,山东能源重装集团鲁中装备职工王方均、亓恒自主设计的搅拌槽液位自动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控液位,实现全自动控制运行,既节省了人工又降低了成本,每年可节约成本32万元,获得2019年度职工“五小”创新创效优秀成果一等奖。
近日,山能重装在莱芜高新园区召开第二届“班组长日”暨优秀科技创新项目表彰大会,对今年上半年涌现出的33项优秀科技创新成果、104项优秀技术革新项目和10名科技创新先进工作者进行隆重表彰奖励,并颁发奖牌证书,一次性发放奖金295万元。
“2019年以来,我们已经累计组织4次科技表彰大会,表彰奖励各类科技创新成果431项,发放奖励942.8万元,累计投入创新科研经费4.8亿元,企业创新的氛围越来越浓,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山能重装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杨庆东介绍,就在今年6月6日班组长日暨科技创新表彰大会上,该集团又揭牌成立了创新研究院,确定了煤矿综采智能化,电液阀及控制系统等15个重点项目,集中优势力量,着力攻关“卡脖子”难题,推动产品研发向智能型、服务型、高端化方向发展。
带式压滤机结构当前,随着国家大力推进能源安全发展新战略,煤炭企业正逐步向着智慧化无人化方向发展,矿井的智能化升级和颠覆式创新,对煤机装备制造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煤机制造已经不能满足煤矿安全生产需要,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将成为煤机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但是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优,产品智能化程度不高、缺乏核心竞争技术等诸多问题,与先进制造企业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山能重装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张圣国坦诚的说,“要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沉下心来解决这些制约企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专心致志搞创新,心无旁鹭推动企业向着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带式压滤机结构“我们要抓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利时机,以技术取胜、以质量取胜、以高新产品取胜,坚定不移走出一条高端化、智能化、精益化的品牌发展之路。” 山能重装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龙泉说。
近年来,山能重装抓住煤炭产业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变革的机遇,以高端智能制造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提质量夯基础、重技术强创新、增效率促提升为抓手,瞄准智能化发展方向,依靠技术创新,全力打造煤机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版,实现了品牌的持续跨越和提升。
该集团参与完成的《耐磨蚀抗热震结构功能材料及涂层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央企华能集团生产的液压支架,获得国内首张“A类”矿用安全标志证书,零部件同模通配、100%异架互换,可实现井下快速组装,5年不升井,产品入选“山东精品装备”;无人值守智能装车站产品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智能皮带机,适应井下低矮工作面采掘及顺槽运输要求,人员进入危险区自动停车,设备实现本质安全;90度转弯刮板机,更能适应井下薄煤层和中厚偏薄煤层生产,有效杜绝事故发生,填补了国内转弯刮板机技术空白;新型输送带产品满足市场对宽幅、高强力输送带的需求,主要产品性能指标远超国家标准,产品远销美洲、澳洲等地;新型锂电池单轨吊续航能力达到100公里,爬坡角度达到25°,具有运行环保、轻便快捷、爬坡能力强等特点;立式压滤机在食品和医药行业占据领头羊地位。
然而,一系列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都离不开一个高质量的科研人才团队做支撑。近年来,山能重装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完善研发刚性投入机制,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柔性引才,集聚优势科研资源,开展技术攻关,构建了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聚集的体制机制,涌现出了一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高质量人才团队,为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装上了“智慧大脑”。
目前,山能重装建有机械产品再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个、4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科研技术人员1200名;制定千万吨综放工作面设备配套选型等国家标准3项;拥有专利500余项,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在当前残酷的竞争形势下,企业发展犹如逆水行舟,走好每一步都不容易。”张圣国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融入抓质量、提效率、拓市场等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依靠创新增强发展动力,全力打造持续成长的国内一流装备制造集团,为能源集团‘四新山能’建设贡献力量。”(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