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厂维修保养的盾构机
重工工人正在作业
重工电焊工全副武装焊接盾构机部件
机器轰鸣,蓝光频现,火花飞溅。近日,在济南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工”)工程公司车间内,十多名电焊工全副武装埋首作业。与此同时,盾构机机床加工、装配等环节也在紧锣密鼓推进。偌大的生产车间,一片繁忙景象。
时值3月,仅外地盾构机订单已达10台。目前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重工正有序组织生产。除了复工复产,他们也正积极推进轨道交通产业园项目,力争今年开建。
济南重工球磨机年初一即启动战疫员工24小时蹲守防控
见到记者,重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瞿世坤说,防疫最困难的时候过去了。防疫工作开始,位于重工厂区南侧的生活区成为他们防疫最先面临的问题。“如果生活区防疫出了问题,重工就没法复工复产了。”
面对这样的压力,在不少单位还未着手防疫时,重工从年初一开始,就迅速制定了厂区和家属区防疫方案,职工医院、后勤保障部门深入防疫一线,展开排查。发现生活区有3户从湖北回来的人员后,他们便迅速进入严防死守的状态。居民居家隔离期间,后勤保障部保卫科宁光孟、赵建军、康泉等人带头,不惧风险,迎难而上,在这3户居民家门口摆上桌子,24小时轮岗值守,并为居民及时提供生活保障。在这些居民成功解除隔离后,“高度紧张的状态有所缓解,可以松口气了。”保卫科工作人员说。
目前,重工的“三供一业”正处于移交状态,“只要没移交完,我们就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做好管理。”瞿世坤说。
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重工集团党员和职工踊跃捐款助力战疫,仅2月13日、14日两天就捐款12.37万。“‘白衣天使’奋战一线,我们身为国企一员,更应奉献力量,共抗疫情。”重工一位老党员说。
生产订单旺盛前3季度任务饱满“点对点”接回电焊工保生产
外面静悄悄,车间机器轰鸣。当记者踏进重工工程公司车间时,耳边瞬间充斥着机器作业声。偌大的生产车间内,焊接产生的蓝光一闪一闪的,火花飞溅。高高的盾体戴上了“帽子”,不时闪现的蓝光让人意识到有电焊工在作业。放眼望去,盾构机刀盘、螺旋轴等产品放置区域,有14名全副武装的焊接工埋首作业。
两周前,受疫情影响,这些焊接工还在河南新乡老家无法返岗。2月21日,工程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孙元臣带队,后勤保障部薛天河、李猛驾驶班车,奔往河南将14名技工“点对点”接回复工。
“这14名焊接工焊接技术很好,生产离不开他们。”重工工程公司经理王传军说,焊接对盾构机来说很关键,比如盾构机刀盘重达三四十吨,是一点一点焊接拼装而成,一个刀盘仅焊接就需要20多天,需要七八人连续作业,所需焊丝就多达4吨,最多的需要5吨,除了刀盘,螺旋轴、盾体都需要焊接。
瞿世坤告诉记者,目前,重工人员上岗率已达98%。不仅传统产品球磨机订单充足,盾构机订单也很旺盛。在去年济南地铁建设盾构机需求的“空窗期”,戮力开拓省外市场,取得突破,今年仅外省订单就已达10台,已接近去年盾构机总下线量,前3个季度生产任务已满,随着今年济南地铁2期建设的推进,所需盾构机订单也将会下达,他们已做好全面准备。目前生产任务紧张,对技工需求大。疫情期间他们逆势启动人才招聘,希望吸纳更多济南乃至省内外优秀技工。
省内首台地铁顶管机即将上岗隧道掘进机4S基地现雏形
距离重工工程公司车间不远,就是盾构1车间。记者走进该车间时,周生保与同事正调试重工自主研发的省内首台地铁顶管机。这是继盾构机之后,重工研发出的又一款“济南造”轨道交通装备,用于地铁出入口通道、地下连接通道、地铁车站、地下综合管廊、地下停车场等地下空间的施工建设。
周生保介绍,目前顶管机首批下线2台设备,他们正在调试,预计3月中旬发货,将用于济南地铁2号线建设。
与顶管机相邻,是一台看起来不完整且有些老旧的盾构机,“这些是完成济南地铁掘进任务返厂维修保养的盾构机,此前下线的36台,已有9台返厂检修。”周生保说。
在车间外面,矗立着不少锈迹斑斑的盾构机盾体,它们没有了出厂前雪亮的外表,“这是地下掘进时摩擦造成的,每台盾构机大约需要一个月的维修保养时间,我们正为济南地铁做准备,一旦现场具备条件,保养好的盾构机可直发现场。”周生保说。
由此可见,重工正朝着集整机销售、零配件、售后服务等业务于一体的隧道掘进机“4S”基地努力。
在今年职代会上,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宁凡辉提出,2020年,重工将咬定一个目标不放松。而这个目标就是打造轨道交通建设装备4S平台。
瞄准千亿级产业集群力争今年开建轨道交通产业园
除了济南,重工制造的盾构机已应用在北京、福州、广州、杭州、深圳等城市地铁的建设中,逐渐在业内树立起“济重造”盾构机品牌。
当下,济南地铁建设如火如荼,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前景可期。宁凡辉表示,重工与济南轨道交通集团的重组合并,是公司2020决胜年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为公司打造轨道交通建设装备4S平台,构建轨道交通高端装备产业园区提供了有力支持。
目前,该产业园相关工作正在推进。记者采访当天,宁凡辉正在济南轨道交通集团研讨该项目推进事宜。
自从踏进轨道交通装备这个产业,重工就开启了转型创新之路。济南重工球磨机
3年建成国内重点隧道施工装备研发制造基地,5年内建成国内重点地下空间工程建设、运营装备研发制造基地,10年内打造出国内领先的地下空间工程、轨道交通全产业链研发、制造、服务产业集群。这是重工制定的发展蓝图。
“以制造业为基础、以平台为载体、以人工智能为发展目标、以大数据为驱动力,我们希望把隧道及地下空间装备制造产业做成千亿级产业集群,这是我们的梦想和目标。”重工总经理卢庆亮说。(新时报记者黄敏)
来源: 济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