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辊研磨机,粗看,就是一个机架上,安三根辊,俗称“三辊机”。
别小瞧它,精密型的能抵一台奥迪A6L,甚至跟奔驰S400也敢比划比划,哈哈。
说说它的背景信息吧。
其实三辊机早几十年就有了,目前厂家应该不下百家,分布在全国各地;国外也有不少三辊机厂商和品牌。
球磨机和三辊机干啥用的呢?分散!3根并排的辊,就形成了两个缝,把有流动性的湿的材料倒在后缝上,设备一运行,材料就会下去,再从前缝爬上来(稍后告诉你“为啥能这样”)。这个过程中,材料里的团聚物,会被分散,靠的是一种剪切力,就是俗话讲的“错”,错开的错。
好,看图说话:
问:为啥材料穿过后缝,没掉在地上?
答:液体材料都有粘附力;至于为何往前跑到前缝的下面,而不是往后流,原因是上图左、中、右三根辊的转速不同,对应速度分别为慢、中、快。材料喜欢跟着快的辊子走(在家可用两根圆棒和食用油做个小实验来验证)。仔细看的话,三根辊的自转方向也不同,相互转向是反的,这样后缝材料才会下穿,前缝材料才会上穿。实际上、辊子件的转速也是有比例的,因为不影响题干,就不细说了哈。
又问:一定要湿的材料吗?干的行不?
又答:不行,只能是湿的材料!注意,这里是分散团聚物,不是粉碎大颗粒;如果要粉碎和研磨干的材料,可以用其它机器(球磨机、砂磨机、珠磨机等等,不是俺的专业了)。补充,团聚物里的最小颗粒,经过三辊机后,多数颗粒不会受损而粒径也不会减小;但其它研磨的功能,多数会破碎大颗粒,损伤小颗粒。
再问:为啥是剪切力,不是挤压力?
再答:真是老铁,深究啊!好,说道说道。确定是有挤压力,但主要是剪切力;原因就在辊子的转速不同,快辊与慢辊的速度差,可理解为运行的快辊相对静止的慢辊的速度,这时,就像用手在案板上搓面团,越揉越匀,就不再有小团在面里了;老妈用心搓的面,还真吃不出颗粒(团聚物)感。
最后一问:贵不?
乐意回答:贵不贵,看精度。有些几吨重的大块头,才卖几千或几万,人民币。有些可以抱起来拿走的,却值几万,甚至几十万。主要是前者研磨的细度,只能下到几十微米或十几微米,比较粗(比头发略细而已),工业上大量生产的涂料基本是这个要求;后者,则可将细度做到几个微米(肉眼看起来十分费劲,要用显微镜看),像一些纳米材料、高档的电子胶、导电银浆,都得它才行。女士们用的高档口红(唇彩,文雅点儿),大品牌的,高精度三辊机是关键生产设备,做出来的产品丝滑感十足;你要用细度粗的三辊机来做欧莱雅、迪奥,涂在嘴唇上,女士的反应,恐怕是极想砸掉你的牌子。
当然,除了精度差别,还有手动/电控,金属辊三辊机/陶瓷三辊机等等的差别,也影响价格哈。
还有,精细设备,需规范操作,否则,三辊机维修,也会涉及费用。
↓↓↓
那高精度的有哪些厂商呢?实话说:没几家,两只手数得过来。大体上,两家领军企业:瑞士一家,主要做大机。德国一家,主要做小机。美国、日本也有几家,算第二梯队吧。咱家呢?我们中国赶上来了,目前还没从事广告业,厂家名就不提了,有一家现在能跟老外PK了,而且上升势头有些猛,瑞士和德国品牌有明显压力。
德国、瑞士,他们哪怕是新成立的小企业,卖产品到中国,我们潜意识就是信任,认为他们是品质的代言人。这就是国家品牌,国家实力!我们的产品就不容易获得这样的品牌信任和品质信任,这也是一个国家品牌和国家品质的问题。
1890年的时候,英国人还认为德国产品是乡下货;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尚在担心日本货的质量。后来,德日努力向上,成为现在全球的高品质代言国家。这都要有个过程,我们正处于这个爬坡阶段。除了华为、福耀等等这些大企业大品牌,要形成对整个国家的高品质认知,也需要很多中小型企业的中国品牌。上述德国三辊机品牌就出自一家德国小企业。据说德国85%的企业是小企业,但多数是细分领域的世界领头羊。球磨机和三辊机
情怀一下,我们产业人也应努力做好产品,我们用户人也要欣赏到近些年的质变:不少企业在真心研发,真心做品质。一起努力吧,我们有信心:再过20-30年,或再长一点时间,中国多数企业卖产品给国外,人家不再怀疑我们质量,也会说:中国人做的东西,不孬!
打招呼:以上图片,纯为活泼一下,如有冒犯,足下请告知,小的马上删,作揖了!!!
(本文由深圳中毅科技Roger先生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