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沧州肃宁县尚村镇东是堤村,一个有100多人参加的“麦客”体验比赛正在进行,不同年龄段的参赛者重温30多年前手工收麦的劳动场景。河北日报记者田瑞夫摄
■阅读提示
6月5日,邯郸成安县辛义乡大郭庄村,随着十几台大型小麦联合收割机驶入麦田,我省小麦机收作业正式拉开序幕。全省开始由南向北大面积麦收,预计机收作业将在6月21日前后结束。
6月6日,沧州肃宁县尚村镇东是堤村,一个有100多人参加的“麦客”体验比赛如火如荼,不同年龄段的参赛者重温30多年前手工收麦的劳动场景。
从手工割麦到麦钐等简易农具的应用,再到联合收割机的普及使用,麦收方式的变革,也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三夏”大忙里的“休闲体验”
6月6日,沧州肃宁县尚村镇东是堤村,130亩富硒小麦已开始成熟。村东头一块麦地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正在举行,第一组10名选手头戴草帽,弯腰屈膝,左手拢麦,右手持镰,蓄势待发。
65岁的尹连社和老伴一大早骑着三轮车,从十几里外的邵庄乡赶来,就是要参加这场由东是堤村组织的“记住乡愁·传承农耕文化”首届农耕文化节。听说这次活动上,会有一场割麦子比赛。“30多年没动手割过麦子了,想再体验一把。”
尹连社被分在头一组。主持人手中的铜锣一声脆响,比赛开始。尹连社的镰刀闻声而动,一手拢麦,一手镰刀翻飞,几个起落下来,已经超出同组对手一大截。打腰子、结捆、戳放齐整,老把式干净利落的一顿操作,引来周围观众的连声喝彩,尹连社心下也不免得意,手头动作沉稳下来。
几分钟后,隔壁“赛道”上突然杀出人影,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尹连社一脸狐疑,扭头一看,几个年轻人正一路狂割,割下来的麦子被扔了一地,根本没有成捆。“只割不收那叫割麦子吗?开场前有没有讲清楚规矩?”
肃宁是河北小麦主产区之一。在尹连社的记忆里,30多年前,没有联合收割机这种大型设备,收麦子基本靠手工。“麦收三件宝:穗多、穗大、籽粒饱。”每年6月份前后的收麦,是农家全年最重要的农事。“麦收有五忙,割拉碾晒藏。”整个麦收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造场、割麦、摊场、碾场、扬场、堆麦秸垛、晒麦、入仓。
在尹连社看来,割麦是这几个步骤中最累人,也是最考验技巧的环节。
“每到麦收,全家都得齐上阵,天不亮就下地。”尹连社记得,“先割六七个麦眼,几个人从麦眼开始往前走,伸出镰刀,钩住一把麦子,左手拢住麦子,右手连拉带割就是一片麦子下去了。”手工割麦,连捆带拴,一个壮劳力一天也只能割一亩地多一点。
拖拉机头代的颗粒机有的人家,会使用一种更先进一点的割麦工具——麦钐(音shān)。尹连社说,这其实是一种简易的组合割麦工具,有的地方也叫“麦绰子”“掠儿”。使用麦钐割麦,一人要右腿前弓,左腿微屈,右手握木柄,左右拉绳子,控制钐刀片对着麦子根部猛然发力。麦钐一次能收割六七垄小麦,比用镰刀手工割麦效率能提高五六倍,在收割机出现之前,可以算是麦收时的“神器”。
随着麦收进入机械化时代,各种收割机替代了人工,手工割麦和麦钐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尹连社说,收割机在农村收割小麦,基本就是这里一户人家,那里一户人家,每户人家就几亩地,收割完了就马上换场地。往往一户人家中的小麦只需要几分钟就搞定了,用在路上的时间反而要半个多小时。所以平均下来,机收小麦一天大概能收割近百亩地,这样的麦收效率,不知道比以前提高了多少倍。
“时至今日,在平原地区,手工割麦基本已经绝迹。不少年轻人连见都没见过,这也是我们搞这场体验活动的初衷。”东是堤村党支部书记袁建轮告诉记者,他们策划这一场农耕文化节,组织“麦客”体验活动,目的就是通过手把镰刀割小麦的体验形式,让人们体验劳动的艰辛和丰收的快乐,传递重农崇农的价值取向。
比赛开始不到5分钟,和尹连社同在第一组的参赛选手刘建双已经落后了一大截,满头大汗、腰疼到直不起来。她环顾“战况”,决定彻底放弃了。1980年出生的她,根本没有手工割麦的经验,“名次不重要,体验最重要。”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收获仪式如同“机械展演”
6月5日,邯郸成安县辛义乡大郭庄村,李岳飞紧张地拿着手里的对讲机。他在等待正式“开镰”的信号。
当天,河北省小麦机收暨全程机械化现场演示会在这里举行。10时30分,现场传来指令:机收开始。15台小麦联合收割机轰鸣着驶向麦田,沉甸甸的麦穗在收割机前应声而倒,麦秆飞舞,在金色麦浪中激起一片片浪花。
一台台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不一会儿,满载着小麦停在地头。在此等候的村民连忙把农用三轮车停在收割机粮仓下,粮仓打开后,金灿灿的麦粒顺着出粮口倾泻而出。
曹臣良捧起一把小麦,搓了搓麦糠,捡起一粒放在嘴里,“今年小麦长得好,平均亩产能达到500多公斤。”曹臣良是当地的种粮大户,也是向红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我种了2000亩小麦,两三天就能收割完。”
今年30岁的李岳飞已经是个“老机手”。他也明白,这次仪式其实象征意义更大。眼前这块地,用了15台收割机同时作业。“开镰”当天,成安县1500台联合收割机在同时作业,全县32.5万亩小麦将在5天之内全部收获完毕。与此同时,全省3305万亩小麦自南向北开始收获,200万台农业机具将投入“三夏”作业。“开镰”仪式结束后,李岳飞和收割机车队就要马上转场开赴其他麦区。
“三夏”期间,我省各地充分发挥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具多、组织能力强、规模作业面积大、转移速度快、便于指挥调度的优势,组织2000多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小麦联合收获——麦秸抛撒覆盖还田——夏玉米播种配套技术“一条龙”作业,小麦秸秆全部实现覆盖还田,小麦收获与夏玉米播种实现“无缝对接”。
“这在手工时代根本是不可想象的事。别说2000亩地,就是两三亩地,收小麦、种玉米,全家上下得折腾一两个月,是一年中最累的时候。”曹臣良说,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给规模经营带来了可能。如今,虽然人们还是习惯把第一场麦收叫“开镰”,但如今的“开镰”仪式,已经成了各种新机械、新技术的演兵场。
李岳飞注意到,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收割机更“聪明”了:小麦可以一边收获,一边测产。
“车上配备了物联网计产设备,割完麦马上就能测出每个地块的产量。”李岳飞指着驾驶室内一块液晶屏说,“这能显示实收产量数据。收割机使用传感器,通过物联网技术及时计算所收割小麦的产量。”
以前,一台小麦联合收割机要4个人跟,两人轮流开车,两人负责丈量收割面积,费工费时。
曹臣良说,现在,向红农机专业合作社引进河北省全程机械化精准变量作业物联网监测平台,用北斗导航定位智能装备改造传统小麦联合收获机、拖拉机,全程管控夏收夏种的各个环节。
成安县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在“三夏”全程机械化生产上实现了农机“四化”——农机管理信息化、田间作业自动化、生产过程数字化、经营服务网络化,同时实现了技术路线优化、作业模式完备、农机装备高端、农机农艺和信息化融合的模式。
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局长戎美瑞表示,今年的开镰仪式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即示范推广“物联网+”农机精准作业。未来的农机将集成应用全球导航卫星、地理信息、遥感、传感器以及无线移动通信和自动控制技术,探索建立一整套以智能化为主导、以精准作业为核心的技术体系。
据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今年全省小麦播种面积3305万亩,适宜机收面积3288万亩。据悉,今年“三夏”期间,全省组织和调度小麦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夏玉米播种机、秸秆还田机等200万台农业机械投入作业。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9.34万台,预计半个月左右河北小麦将基本收获完毕。小麦机收率稳定在99%以上,玉米机播率达到93%以上。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新新麦客”用上大数据
“麦客”是个古老的职业,已经延续了近百年历史。在陕甘宁等人多地少的地区,历史上有外出帮人收割小麦等粮食的传统,做这种工作的人,被称为“麦客”。每到麦收季节,“麦客”们便走出家门,开始他们的“赶场”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包括华北地区在内的整个黄淮海小麦主产区又出现了“农机千里走中原”的现象,农民们抛弃了手拿镰刀、身背行李、固守在一定区域的传统劳作方式,成为新一代“麦客”。
而近年来,麦客们更逐渐升级成为一群手拿GPS定位测量仪和通信工具、靠着智能化大数据准确把握全国各地气候和农作物成熟时间的“新新麦客”。他们一般以家庭成员或亲戚、同乡关系为纽带,组合成一个小型集团作业联合体,更加高效地走南闯北、追逐麦浪。
李岳飞就是其中一员。
每年麦收时节,他都会追逐着成熟的麦浪往返于河南、河北两省。今年,李岳飞的麦收迁徙从5月20日开始,“我们第一站是河南南阳,然后到河南周口,回河北先把家里麦子收完,然后马上北上保定、唐山。”
“今年竞争比较大,很多农户自己也买了收割机。”李岳飞说,他的收割机是去年刚买的,今年头一年参与到跨区作业,“买收割机的时候只想着麦收时能多挣点钱,但等干了这行,才知道这么辛苦。早晨5点钟起床,晚上11点才能摸着枕头,有时候就是在收割机旁边铺个垫子。”
辛苦是自然,但跟老一代农机手比起来,李岳飞这个“新新麦客”,比他们更新潮。
“你附近有5个村小麦已大面积成熟,最近处5公里,价格60元每亩,收获面积100亩。”6月5日,李岳飞在手机上收到了这样的信息。
以往,我省机手跨区作业常常会出现盲目跨区、无序流动现象。小麦熟了找不到机手、机手扎堆找不到活干的矛盾非常突出。为此,我省在全国率先建设了“河北省智慧农机决策管理信息平台(河北农机大数据平台)”,机手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电脑、车载GPS等多种方式加入平台。
通过这一平台,可实现对作业收割机的精准定位、计亩计产、紧急智能调配、高效维修服务、作业实施轨迹可视化展示以及供需双方有效对接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对机具的科学调度、有序转场。
“我指挥儿子,儿子指挥机器。”今年,曹臣良又当起了“甩手掌柜”,“种地有智慧平台,操作数据实时传输,玩新技术我比不过儿子。”
曹臣良儿子曹巴特驾驶着联合收割机驰骋在田间。驾驶室内,一小块液晶屏上,“跳”出了实收产量数据。“收割机使用传感器,通过物联网技术即时计算所收割小麦的产量,方便准确。”曹巴特说。
曹巴特也是一位机手,同时更是一位懂技术、晓理论的新型农民。他说,新型的收割机都安装了自动计产信息系统,由原来的人工丈量面积和人工测定产量,变成了智能化、自动化面积和产量测定,并对小麦粮食等级进行初步划分,对于粮食的含水量、破碎率均有完整的测定数据,并且将面积、产量、含水量、破碎率等数据传输到互联网数据终端,供“智慧农场”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工作参考和技术指导。
数百亩的小麦收获结束,联合收割机还没退场,玉米深松播种机已经开始了深松播种。随着一粒粒玉米种子被精确地埋入土地,紧跟其后的自走式水肥一体机也开始浇水施肥。只用半天时间,小麦开镰收割、玉米播种已经全部完成。(河北日报记者袁伟华)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记者观察
“粒粒皆辛苦”的新含义
6月6日,九岁的杨梓鹏在东是堤村的麦地里像模像样地割麦子。妈妈王世兰在旁边“场外指导”:“割下来的麦子要轻轻放,不能碰掉了麦粒。”
1986年出生的王世兰也没有割麦子的经验,但是小时候,家人割麦子时,她有一个重要任务——拾麦穗。
“拾过麦穗的人,最能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含义。”王世兰说,带着孩子来体验麦收,实际上也是要用这样一种方式,让他体验劳动的艰辛、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短暂的麦收体验,可能无法让9岁的孩子真正感受到粮食的意义。在收割机“一路推到底”、产粮县几乎能够做到开镰即收镰的今天,“粒粒皆辛苦”的古话怎么理解呢?
每年从南到北追逐着小麦成熟期奔走的收割机机手们最理解,农民们对颗粒归仓看得究竟有多重。
如今,除少数不利于机械化操作的地块以外,小麦主要产区的收割工作均已实现机械化。尽管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机器的收割损耗高于人工收割是不争的事实。农机手李岳飞告诉记者,人工操作如果不当,极容易造成小麦机械收割严重损耗,而这正是雇主和机手们担忧的事。
为此,麦收这几个月中,李岳飞和同伴们不仅要进行长时间大强度的收割工作,更要时刻注意地形、小麦成熟度、天气风向、空气湿度等方面,并及时进行调整。
如果小麦湿度较高,为减少损耗,确保作业质量,需要适当降低前进速度,提高风机转速,增大滚筒转速以及脱粒间隙,减小割幅。小麦湿度较低,需要加快前进速度,增加割幅,降低拨禾轮。
甚至,收割机仓门的开关也需要多加注意。卸粮后切记关闭仓门,防止粮食溢出造成大量损耗。
无论哪个时代,“粒粒皆辛苦”都是有关粮食生产的行为准则。但每个时代,这句话却有不同的含义。“一个汗珠摔八瓣”式的辛苦越来越少了,科学技术却以崭新的形式,实实在在地注入收获之中。
6月5日成安小麦的开镰现场,中化现代农业MAP邯郸地区负责人申永杰特别受欢迎。他在不停地向咨询者解释什么是MAP。
申永杰说,中化农业在2017年提出MAP(Modern Agriculture Platform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战略品牌,简单理解即全程种植管控。他们将对产自中化农业MAP全程种植服务农场的、达到国家质量标准要求及渠道收货要求的产品进行品质背书,向消费者传递全程种植管控的模式,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随着规模经营越发普遍,对田间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MAP农场引入的智慧农业的元素,让曹臣良这样的种粮大户放宽了心。
拖拉机头代的颗粒机停在地头的植保无人机,摁下按钮后腾空而起,一天轻轻松松完成千亩的作业量;埋在地下数不清的传感器,将各类种植数据实时传输到管理平台……“能自动化的都自动化了,能机械化的都机械化了!”曹臣良说,以前农民种地,有头脑的都是自己去学习、充电,现在有了申永杰他们这批人,“等于给咱们配备了一个专家团队,全程教咱们咋种地、咋高产,咋颗粒归仓。”
针对曹臣良家的2000亩小麦,中化农业为其配备了专职农艺师,量身定制植保方案和施肥方案。申永杰在手机上的App轻轻一点,中化智能配肥站设备便可应声启动。小麦收割完成、玉米播种后,工作人员只需要根据玉米生长阶段,在触摸屏上选择相应的选项即可完成配肥指令。
“麦子亩产超过500公斤,玉米应该也错不了,肯定丰收在望了。”眼看着黄澄澄的小麦进了仓,曹臣良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我的麦子今年全部供应北京市场,这种富硒小麦,每斤增收1角多钱,一亩地能增加收入100多元钱。”(文/河北日报记者袁伟华)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