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尴尬的应该是荆州市了,荆州是楚文化的发源地、是楚国的核心区域,荆州古称江陵,春秋战国时就是楚国的都城,拥有400余年的建都史,历20个楚王,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中华楚文化;三国时期,荆州为群雄逐鹿之地,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荆州位居江汉平原的腹地,是长江中游重要的港口城市,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轻纺织基地,素有“长江经济带钢腰”之称。
2、要是比历史地位、比文化底蕴、比曾经的强大、比昔日的辉煌,不仅在湖北,就是在中南一带、在中部所有的省、市里面,都没有一个城市可以跟荆州比肩的,即使到了解放后,荆州也曾经是湖北最大的行署、最大的地区一级的单位,下辖的县、区、拥有的面积、人口,产生的产值、税收也都曾经是首屈一指的;
3、但是,自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荆州的管辖面积逐渐开始缩小,经济活力慢慢开始萎缩,先是湖北第二大的沙市市萎缩成了荆州的一个市辖区;再是荆门独立门户、也成了一个地级市了;然后,荆州下辖的仙桃、潜江、天门先后单列出去,成为了省里直管的县级市,最后,又把京山、钟祥交给荆门代管了;
黄石剪板机厂4、一个庞大的荆州就这样被彻底瓦解掉了,一个GDP曾经名列全国所有城市中第四名的超级大市就这样沦落了,现在只是一个平凡的四线小城市了。荆州之沦落,很多人都认为,主要就是湖北省为了做大武汉而不断进行的区域划分所造成的,最好的明星城市沙市市沉沦了,轻工业、纺织工业全线败退,庞大的330水泥厂被荆门划走了,国家大型企业江汉油田被潜江带走了,民营经济活跃的天门、仙桃也成了省辖市了,荆州最后剩下的就只有农业和工业的空壳子了,无农不稳确实不错,无工不富更是同样重要而且更加重要的。荆州的尴尬,就是尴尬在工业的衰退,工业的缺损上面了;
5、然后,还有个尴尬的城市,就是我的老家黄石了,在计划经济年代,黄石原有的工业体系是齐全的,骄人的。黄石经济的主要的骨架,一是矿石;二是钢铁;三是辅助性质的水泥、煤炭、建设、机械、纺织、服装、轴承、压缩机等等,都在全国都是叫得很响的。
黄石剪板机厂6、改开以后,跟整个中部地区一样,黄石的经济迅速衰落,大批国企纷纷倒闭,远远就跟不上了沿海乃至全国的发展步伐了。而后起的襄阳、宜昌,一个承接了二汽的转移,一个是三峡大坝所在地,车轮上的中国在慢慢实现,水电的清洁能源也倍受注重,渐渐的,就把原先稳稳的黄老二拉下马来了。再后来,荆楚大地、群雄逐鹿,荆州、黄冈、孝感、荆门、十堰这些地市都走在黄石的前面了。黄石自己呢,冶钢被中信收购了;华新重心转向了武汉;十五冶总部也有迁移迹象了;有色的武汉总部也初具雏形了;就是最值得黄石骄傲的矿石资源,因为环保倒逼和资源枯竭的原因,也在日趋没落了,武钢的三大矿山大冶铁矿、灵乡铁矿、金山店铁矿无一不是日渐衰退的。其他的电缆厂、锻压厂虽然活着,但是也是举步维艰的。纺织业全线倒闭、延安路一条街上的上十家企业无一幸免。下陆的东钢、下钢、纺机、省拖全部关门。曾几何时,遥望十里钢城,我们在想,黄石怎么了?黄石怎么办?
7、黄石是国家的老工业基地、有名的重工业基地,大冶的铁矿是中学地理教科书上记载了的国家四大矿石基地之一;按工业文明的历史来看,黄石的大冶钢厂、大冶铁矿、大冶有色、华新水泥,几乎就是中国近代重工业的鼻祖级的企业,工业文明的历史甚至比武汉都要厚重,建国后,国家高度重视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对黄石的投入一直很大,黄石一直到九十年代以前,都是湖北省的第二大城市。只是在现代,由于资源枯竭、转型缓慢,才慢慢被宜昌、襄阳甩在了后面;但是,大冶有色、劲牌酒业、东贝压缩机、冶钢轴承钢、弹簧钢、锻压的剪板机、双峰电缆、三丰的传送机、美尔雅的西服、美岛女装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是有一定影响的。
8、可以直言不讳地说,黄石的经济活力其实不是很好,除了这些央企、国企、大型企业,民营企业其实是很少、也很贫乏的,整个城市的活力略显不足,要做一番事业比较难。
9、还有哪里呢?应该就是鄂州和十堰了。鄂州地域太小,是中国最小的不管县的地市级之一,就是脱胎于原先的鄂城县而来的,而且,又跟省会武汉靠得太近了,最有活力的两个镇,一个葛店、一个花湖,现在几乎成了武汉和黄石的地盘了,这样一个夹在传统的强市中间的小市,估计最后被吞并的可能性很大,幸亏鄂州有个鄂钢,不然可能早就被武汉划成一个区了,但现在鄂钢的母公司武钢都难以自保了,都成了宝武集团的一部分了,会不会被当成落后产能兼并掉,只有看天吃饭了;如果鄂钢没了,鄂州存在的意义就一点都没有了;
10、十堰其实问题还不大,主要是东风把主要的产能和总部都转往武汉后,怎么把这个因为东风建厂才建起来的地级市的经济搞上去这个重中之重的问题了。好在十堰承接的原先郧阳地区的骨架还在,境内还有著名的武当山风景区、还有丹江口水库,实力还是有的,即使东风连货车都转移走了,十堰的旅游、水利、特色农产品还是有得一做的,大不了做回到农业为主的本来面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