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凭借赵本山那句“太极藿香正气——液!”成为国内“藿香正气界王者”的太极集团(600129),如今却似乎有点难:2019年虽然销售额继续达百亿规模,但净利润却亏损超7000万,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境地。
更尴尬的是,太极集团将经历下滑的“锅”,甩到了其王牌产品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头上!然而却有人发现,公司的扣非净利润已连续9年都是负数……
1
业绩猛降200%
“甩锅”藿香正气不好卖
据公司2019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16.43亿元,同比增8.92%;净亏损为7083.03亿元,同比猛降200.81%!
中国太极反应釜据公司年报
原因方面,太极集团解释称,净利润减少主要原因是藿香正气口服液销量下降以及销售费用同比增长较大引起。
据公司年报,报告期内2019年藿香正气口服液(10ml*5*120)2019年生产量1507.17万盒,同比下降84.31%;销售量3187.57万瓶,同比下降51.64%。藿香正气口服液(10ml*10*70)生产量3717.27万盒,同比下降32.07%;销售量4120.00万瓶,同比下降17.12%。
据公司年报
不得不说,太极集团近几年的迅速崛起,与其王牌产品“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大卖脱不开关系。
回想更早之前大家印象中的“藿香正气水”,确实存在不小缺陷:由于含有40%-50%的酒精,味道着实“又辣又苦”,不好喝不说,酒精过敏的人也不适合服用,且与消炎药同时服用,还可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危及生命。
2014年,太极集团则开发出了具有“独家专利”的生产方式,去掉了其中的酒精,大幅改善了藿香正气液的口感;再加之请来赵本山强势代言,用那句“太极藿香正气——液!”的广告在电视长期反复霸屏……太极集团的藿香正气口服液,也随之成为了不少民众“每天两瓶,防暑解暑”的一大选择,销量猛增数年。
根据此前报道,2014年签约了赵本山,太极集团开始预热。2015年在央视广告播出,太极集团卖出1.8亿瓶的好成绩。2016年2月、3月,太极集团在两次拍卖中将河北省、川渝两地藿香正气液的3年经销权拍出,价格高达2亿元。同年,藿香正气液单品销售额达到10亿元。
也是因此,太极集团一直对藿香正气口服液寄予厚望:在销售额2016年达10亿元后,专门为2016年制定了10年战略规划——2018年国内销售达到20亿元,2021年达到50亿元,2027年销售达到100亿元,打造百亿级“黄金单品”。
2
风险不止销量
还有销售费用、债务问题
愿望虽好,可事实却是,2017年之后藿香正气口服液的销售状况连续走下坡路。
2018年藿香正气液的销量相比预期几乎“腰斩”,年报中仅描述为“达到10亿元”,未达成销售目标;到了2019年,销量下滑情况进一步加剧,仅实现销售额6亿元。
以藿香正气口服液(10ml*5*120)为例,产品在2018年生产量增加13.95%,销售量减少28.46%,库存量增加超10倍;2019年,该产品生产量则直接同比骤降84.31%,销售量同比降51.64%。
对于藿香正气口服液愈发明显的销量下滑速度,有分析表示,销售渠道收窄是太极集团藿香正气口服液销量下滑的重要原因。2018年2月,国家药监局取消了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双跨类别,转换为非处方药。此后,该药品在医生处方方面的渠道受到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只看主业方面,太极集团此前多年的表现仍难言亮眼。排除掉非经常性损益,除2017年外,近10年里公司的扣非净利润9年都是负数。
公司近10年扣非净利润
事实上,太极集团销售费用的增长也成为了公司业绩的一大拖累。
中国太极反应釜据公司年报,太极集团2019年的销售费用为37.51亿元,同比增长29.58%。其中,公司在市场维护开拓和广告宣传及促销上面花销最大,2019年分别花出去20.59亿元和7.93亿元,占销售费用总金额的54.92%和21.15%。
此外还有债务方面,太极集团2016年至2019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6.45%、88.58%、74.52%、77.89%,负债率长期保持持续高位。截至2020年3月末,太极集团账面上的货币资金为24.4亿元,其短期借款高达36亿元。整体短期借款仍然居高,企业负债较多,面临较大的短期偿债风险。
犹记得2017年,公司前董事长白礼西曾公开表示,争取用不到10年时间达到“千亿太极”,可如今王牌产品也愈发“卖不动”,还面临持续增长的销售费用和长期高企的资产负债率等问题,太极集团距离当初的千亿梦想,似乎也在变得愈发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