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7302099

在线留言X
快速询价 拨打电话

水稻横头打捆机

当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从一个妙趣横生的乐园走向严谨刻板的学堂。而如今,走出教室,步入大自然,又能感悟到另一番天地。

种水稻的城里娃

——怀化市红星路小学学生水稻种植体验侧记

校长指导插田要领

位于主干道上的怀化市红星路小学,闹中取静,站立操场,但闻书声琅琅。从校园西北角穿过一扇小门,豁然开朗。初夏时节,花繁多艳丽,泥暖吐芬芳。

5月26日至27日,校园一隅的怀化市红星路小学红领巾水稻种植体验田迎来了忙碌时间——一年一度的耕田插秧季。从2018年开始,该校在围墙边闲置的百余平方米空地上辟出8小块体验田,用以种植水稻,让学生参加研学活动,体验农耕劳作。

水稻横头打捆机

老师在向学生讲解插田方法

该校校长谌贻兵告诉记者,3年来,他们学校安排每届四年级的学生必须参加水稻种植体验,从犁田开始,插秧、水稻生长观察、除草、施肥、收割、根据田块计算产量、晒谷、打米、计算出米率,最后计算产值,“基本上是对水稻种植进行了全纪录。”

此次参加耕作的是2016级9个班的学生,先是轮流观摩体验农机耕田,然后每班负责一小块,从插秧开始一直到秋天收割。

在整齐的队列中,学生们次第进入体验田,当看到犁田机轰轰作响时,都睁圆了眼睛。

观摩农机耕田

“有谁之前体验过农耕活动吗?”16(9)班的班主任随机辅导学生,“你们要认真观看,细心体会,回到教室后才能把心得写好。”很大一部分学生表示,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耕田,原来农民伯伯就是这么种田的,在泥巴堆里,又累又脏,用劲时咬紧牙关,露出一根根青筋,“真是‘汗滴禾下土’啊!”

当然,可爱的大自然中也充满了乐趣。“泥鳅!”一名同学指着右前方的田里,告诉同伴说,纵身一跃,跳出水面约10厘米,立即又潜入了泥土中,泛起一团浑水,找不着了。

还有同学想起了在书中读过的“铁牛”。“伯伯,我想来试一下。”16(3)班的一名大个子学生很是好奇,脱下鞋袜和长裤,蹦入田中拜师学艺,体验了一把耕田的味道,成为该校“最佳农机手”。

一名孩子小心翼翼地将秧苗插好

“泥土虽然脏,但是水稻、蔬菜、花草树木等必须靠它来养,它能为我们育出香喷喷的米饭。”在观摩过程中,老师适时辅导,讲解农耕知识。

相对于观摩,亲身插田则更为直接地体验到耕作的不易。

抱秧下田去

此时,校长谌贻兵左手拿起一捆秧苗,右手分出三小株,将根系贴在伸直的食指和中指上,让其顺着两根手指头钻入泥土中,“注意这个要领,弯下腰,伸出手,一定只能用两个手指头,五个手指全进入泥土中,窟窿就大了,手离开后秧苗就立不稳,要让秧苗站直了才算达标。”

第一个下田的同学反复插了3次才算完成任务。卷起裤子站在田里,他不是弯腰,而习惯性地往下坐,“同学,弯腰,下面是水面,不是课桌椅,你不能坐啊!”班主任老师立即提醒他。之后,老师告诉记者说,看得出来,他有些兴奋与紧张,跟当初入学参加开蒙礼一样,“这也是一次开蒙。”

我是小小农机手

“一行栽5株,行距和株距都保持15厘米左右,双脚只能踩在行距的空隙中。”在老师的指导下,以3个学生为一组,大家轮番上阵。一捆捆秧苗被解开,变成田中的一株株禾苗,将之前的一片黄泥地点缀得绿意盎然。

“秧苗从一捆一捆地躺在地上一下子变成了亭亭玉立的禾苗,在微风中弯腰,向我们微笑呢。”一名学生在和同学讨论写作文的句子了。劳动是快乐的。16(3)班的同学曾曾让老师把她插田的过程用手机录制成小视频,回去后跟爷爷奶奶分享,还可以发给在外地工作的爸爸妈妈看——我会插田了。

下田的孩子们感受到泥土的亲切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大家劳动时要注意观察,会悟出很多道理来。”校长一边帮着解秧,一边开导孩子们,比如捆秧,一根稻草,不用打结,交叉缠两圈轻轻一拉就捆紧了,挑几十上百里地都不会散,“这可是个技术活哦。”

谌贻兵告诉记者说,学校当初建这个水稻种植体验田的时候也是考虑到功能的多样化,绝非插田这么单一。

学生们正在插田

他们将整块地分成八小块,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多种几何形状。在插田、田间管理、秋收等过程中让孩子们了解相应的农耕知识,然后根据这些几何图形算出面积和产量,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与运用。

水稻横头打捆机

在谌贻兵看来,农耕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杂交水稻又是从怀化走向世界的,“杂交水稻是怀化最亮的一张名片。”他说,选择将水稻作为学生研学的内容意义非同寻常,“而且水稻与生活最亲近,天天吃,要让孩子们体会到‘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据悉,每一次活动学生都要写心得体会,不但是表面体验,而是将这些经历与感悟深深地印进孩子们心里,让他们了解相关知识,更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孩子们的这个经历,是他们一生的财富。

此次通过两天的观摩和亲身体验,小明同学告诉班主任老师说,“我以后一定能吃多少饭菜就打多少,不再浪费粮食了。”他说,他还将当好班干部,监督其他同学,不要让大碗大碗饭菜倒掉的现象再发生。(记者 谌孙存 通讯员 张伟秀 胡姣飞 曾华美)

联系我们
热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