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2月5日深夜,
被严寒和黑暗包裹着的紫禁城,
正在发生一件大事……
大量持枪的军警神色紧张,
大批车夫拉着板车匆匆进入故宫神武门,
不一会儿2118个贴着封条的木箱
从太和门鱼贯运出。
在青石板上一路颠簸的木箱里,
装着的全部是故宫的珍宝,
随便拿出一件都价值连城。
■ 搬运拉夫准备将打包好的故宫文物之木箱,运送至紫禁城前门的火车站。
从这个夜晚开始,
故宫中13427箱、
还有颐和园、国子监等处的六千余箱
共计19557箱
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国宝,
被陆续“押送”上了火车,
在山河破碎的国土上,
它们翻过车、涉过河、
躲过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轰炸……
13日,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我们不能忘记,
近2万箱文物南迁的故事里,
有这样一个人,
他临危受命、力排众议,
坚定地把故宫国宝运出北平。
14年后,穿越大半个中国,
重返南京时再次清点,
这近两万箱的国宝,
几乎无一损毁、遗失。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历时最长、
规模最大的文物迁徙,
更是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史的奇迹!
带领国宝一路迁徙、完成这项壮举的,
就是故宫博物院第二任院长
——马衡!
郭沫若称他为
“一位有力的文物保护者”;
单霁翔称他为
“捍卫国家宝藏、延续文化命脉
而奋斗一生的守护者”;
如果没有马衡,
如果没有他对故宫的两次拯救,
今天的故宫,
很有可能就是没了国宝、
只剩下了红墙和黄瓦的一座空城……
出身“学霸家族”
与故宫结下一生情缘
1881年,马衡生于浙江宁波
一个清末望族。
虽然父亲马海曙最大官职只是知县,
但令他名震乡野的是
他的九个孩子竟出了五个北大教授。
在这个“学霸家庭”中,
他的二哥马裕藻和鲁迅是同门,
曾任北大国文系(现中文系)主任,
五弟马鉴、七弟马准、九弟马廉
都是当时名气很大的教授!
一门五马 左起:马廉、马鉴、马裕藻、马衡、马准
马衡跟我们想象中的学霸不同,
他18岁考中秀才,
后来又考进上海南洋公学
(今上海交通大学前身),
不管是旧式学问还是新式思想,
都在他脑海中“兼容”。
然而,让同学老师没想到的是,
马衡在上海的南洋公学
只读了3个学期,
就办理了退学,
原因是要娶妻成亲!
1899年落成的南洋公学中院
马衡的妻子叶薇卿
是上海滩的大资本家、
“五金大王”叶澄衷的女儿。
叶家极为看重这门亲事,
打捆机绳箱据说,当时送来的嫁妆,
排队了两三天
才全部进了马家乡下的宅子。
结婚后,马衡就每天躲在
上海的小楼里用功,
专心看书、看碑帖。
一心只问学术的马衡,
被章太炎、吴稚晖等人
推许为“金石大家”。
当时上海市中心的跑马场
不允许华人入内,
马衡的几位妻弟一时气愤,
在江湾建立了自家的跑马场,
有前者的四倍大,
旁边有供休息的花园,
被称为“叶家花园”。
马衡研究之余便去骑马,
竟在此练就了精湛的骑术。
1920年,
在上海做了十几年“金石”研究、
年近四十的马衡
突然有了一个新想法:
“北漂”,到北京看看。
马衡姓“马”,
也因为擅骑马而被北大聘为马术教练。
在北大工作一年后,
学校才发现他在金石方面
还有深厚造诣,
便聘请他担任“国学门导师”。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
驱逐溥仪出宫的同时
成立“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故宫。
马衡(第二排着深色衣者)与北大同仁
马衡等北大同事受聘于该委员会,
参与清宫物品的点收工作,
他甚至亲眼目睹了
清朝皇室离开故宫前,
下跪哀求带走文物的一幕。
正是因为参与这次“点收工作”,
冥冥之中,命运的丝线已经将他
与北京城中心那座如梦似幻的紫禁城
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故宫决不能重蹈
圆明园的覆辙!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
沈阳故宫的《四库全书》也被日军掳走。
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易培基
意识到北平不是故宫文物久留之地,
他提议将故宫文物暂时南迁。
易培基
这是一个大胆且冒险的方案,
稍有差池,
就可能成为中华民族的罪人。
果不其然,国宝南迁的方案,
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反对!
1931年,徐志摩给国民政府呈文,
请求故宫文物
“无论巨细,概以不出故宫之门”。
鲁迅写了一首打油诗讽刺当局:
文化一去不复返,
古城千载冷清清。
北平街上游行队伍也打出了
“文物南迁就是逃跑”的横幅。
就在各界反对声浪日高,
北平一次次掀起国宝南迁的大讨论时,
担任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馆副馆长的马衡,
正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
带领古物馆同仁
全力投入文物的装箱工作。
这些文物里,
有易碎、易损的唐代瓷器、宋代书画,
还有印着中国最早石刻诗文的石鼓。
为了保护它们不受一点损害,
马衡摸索出“稳、准、隔、紧”四字要诀,
木箱下垫稻草,上铺棉花,
中间放置经捆扎隔离的文物,
箱子外刷上字号,贴上封条,
每件文物都要登记,非常仔细。
他们做的工作有多细呢?
就包裹石鼓而言,
它们每个重约一吨,极为沉重。
鼓上的文字附于石皮之上,
而石皮多与鼓身分离,
稍有不慎,便会脱落。
石鼓出土于唐代,
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
为了保护石鼓上的文字完好无损,
马衡跟同事们想尽了办法:
他们拿极薄极软的棉纸蘸水
浸湿蒙在石鼓上;
又拿镊子将湿润的绵纸
塞进石鼓的裂缝里,以防压坏。
为了避免撞坏,
他们拿棉花把石鼓一层层包裹起来;
然后,拿厚绵纸裱糊妥帖;
再拿细麻绳一圈圈缠绕,捆起来;
这样他们还不放心,
拿来棉被将石鼓完全包裹起来;
然后,再用粗麻绳扎紧;
接着,才能打包装箱。
13427箱故宫文物,
他们几乎都是这么层层打包的。
1933年元旦,
日军用了三天的时间就攻破了山海关。
山海关沦陷,意味着北平失去了
最有力、最直接的屏障。
“故宫所藏,关系全国文化!”
此时,日本侵略者已经是兵临城下,
决不能让故宫重蹈圆明园的覆辙!
1933年2月5日深夜,
第一批2000多箱国宝被运出了紫禁城,
踏上了南迁的征程。
19557箱文物分五批离开北平,
而马衡,也开始了
他作为“国宝守护者”的漫长之旅!
彼时,马衡跟所有人故宫人一起,
只有一个信念:
人在文物在!
只是没有人料到,
他们所开启的
竟是世界文物史上一次最伟大的远行。
颠沛流离14年
他们创造了一个奇迹
1933年7月,
易培基被诬盗窃故宫宝藏被迫辞职。
马衡临危受命,
担任第二任院长,
此后,故宫文物迁徙
在马衡的主持下进行。
当时,马衡面对的最棘手的事,
是他们走的太急了,
运到南京的国宝根本没有地方放。
大家只好又把文物运到上海!
文物储存上海期间,
马衡带着故宫驻沪办事处对每件文物
进行详细登记造册。
< 故宫人在上海 >
考虑到上海天气潮湿、人员复杂,
马衡提出在南京筹建永久性库房。
1934年12月,
故宫博物院在南京成立分院,
1936年底,南京朝天宫
作为临时库房建成,
滞留在上海的文物,
终于可以安家落脚了!
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
然而,长达4年的国宝漂泊之旅
眼看就要结束,
1937年卢沟桥事变,
北平沦陷后,
日机密集轰炸南京,
国宝的再一次转移又迫在眉睫。
在马衡的主持下,
近2万箱文物又踏上了“西迁”之路。
它们被分成三批,
走三条不同线路,
计划分别抵达四川、重庆、陕西。
马衡已经为中国国宝做了最坏的打算:
即使某路文物遇险,
也有其他路线保证中国文脉不断。
故宫文物南迁路线图
前有险路,后有追兵,
颠沛流离,艰难万分,
马衡带领着故宫人
以苦行僧一般的忍耐力,
保护着文物一路西迁。
马衡更是不顾自身的安危,
往来奔波于这三条线路中,
与文物一同遭遇无数艰辛。
其间有大雪封山、车辆翻覆、
断水断炊、狂风烈火、人员伤亡,
每一次都惊险万分。
纷飞战火中,三路共计19557箱
上百万件的国宝文物辗转大半个中国,
没有一件遗失,
也没有一件被盗和损坏,
这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
简直就是一个 “奇迹”。
他拼了老命
守护世界最大的“四合院”
1945年日本投降后,
国民政府重新接管故宫博物院,
马衡仍为院长。
他积极主持接受了大批
在战争中流散的文物,
如溥仪留在天津的1085件文物,
著名收藏家郭葆昌所藏稀世珍品
(世称“郭瓷”),
德国商人杨宁史收藏的
240余件青铜精品(世称“杨铜”)等。
1947年11月27日,
分三条路线、漂泊了大半个中国的
19557箱文物终于重聚南京。
然而,对于马衡来说,
他的任务并没有真正完成。
马衡在《抗战期间故宫文物之保管》的
演讲中说:
“这一批文物能够回到南京分院,
只算做到一般复员工作,
假使运回北平,
回复到‘九一八’之前的状态,
那才是完成复原工作。”
对于战时南迁的那批文物,
马衡一直极力主张将它们悉数运回北平。
然而,1948年11月,
当时的行政院院长翁文灏,
教育部政务次长杭立武,
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所长傅斯年等八人
在南京召开秘密会议,会议决定:
将故宫博物院抗战期间南迁的
所有珍贵文物迅速迁往台湾。
1948年挑选南京分院运台决议
1948年的北平,
正处在大决战的前夕,
故宫的命运
再一次压在马衡的肩头,
他也又一次被时代推到风口浪尖。
行政院电令马衡执行文物运台决议的抄件
1948年12月17日,
杭立武发来专电催促马衡南下,
并要求他执行理事会文物运台决议,
将北平故宫的其他珍宝运往台湾。
尽管当时局势复杂,
但马衡有着清醒的认识。
他已经决定和故宫的宝物一起坚守在大陆,
便委托即将南下的梅贻琦
代为转达不能南下的态度。
杭立武致马衡电报原件
马衡在1948年12月24的日记中
这样描述,
沈规徵大夫来探视他,
出示三女儿马晶的电报,
力劝他前往台湾,
并允诺设法购买机票,
他斥之为“妇女之见”。
1949年1月14日,
马衡撰写《致杭立武先生函》,
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当他听说已有三批文物运往台湾,
其中第一批书画受雨淋的
已经达到二十一箱,
不马上晾晒便即将毁灭,心痛万分,
在函中说:
“今闻又将有四批不知是否确实。
弟所希望者三批即末批,
以后不再续运”。
1949年1月,
一个消息让马衡急得犯了心脏病,
他听说华北“剿总”搬进了中南海,
要将千吨炮弹存在太庙。
这要是掉一个炮弹下来,
历经五百多年春秋的紫禁城
将会瞬间灰飞烟灭!
马衡急得顾不上自己的病体,
为此事不停奔忙,
一次次向傅作义交涉,
敦促他撤除炮弹,停战议和!
1949年1月16日,
北平和平解放,
故宫没有被战火淹没,
而是又一次打开了历史的大门。
马衡第二次拯救了故宫,
他拼了老命守护着
这座全世界最大的“四合院”,
更守护着“四合院”里的宝贝!
1949年的3月,
接管故宫的大会在太和殿召开,
作为故宫博物院院长,
马衡也站在职工队伍中。
那一刻,目睹过溥仪离宫,
亲自带着文物一次次南迁,
见证了北平和平解放的他,
看到的是故宫的新生……
1950年,马衡先生积极促成1500箱
南迁文物回到故宫。
1953年,又有一大批南迁文物回到故宫,
在他的奔走之下,
一大批流落各地的清宫旧藏
回到故宫博物院。
最为著名的便是曾为
乾隆皇帝三希堂中的二希:
王珣的《伯远帖》和王献之的《中秋帖》,
这两件珍品堪称“国宝中的国宝”。
民国初期,这两件文物被溥仪随身携带,
后流落民间,辗转到了台湾、香港,
后抵押在一家英国银行。
如不按时赎回,
即将面临被拍卖的命运。
伯远帖局部
马衡于1951年亲自前往香港,
以重金将“二希”买回。
我们今天能在故宫看到这两件文物,
要多亏他当年做出的努力。
1952年11月,
71岁的马衡离开故宫博物院,
赴任北京市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
专心管理北京城古建筑修缮工程。
作为“金石专家”,
马衡一生热衷于收藏。
他的家人曾劝他卖两件,
修修破了的房子,他却说:
不卖,死后全部捐献给故宫。
1952年,马衡将自己
毕生收藏的甲骨、
碑拓等400多件文物捐献给故宫博物院。
马衡捐赠的文物和碑拓
1955年3月,
马衡在北京病逝,终年74岁。
子女遵守他的遗言,
再次将家藏金石拓本、
图书等1.4万余件(册)文物
全部捐献国家。
徐悲鸿画的马衡像
带着国宝“逃难”14年,
两次拯救故宫,
马衡,和一代代故宫人所保护的,
除了那红墙黄瓦
和数以百万件的国宝,打捆机绳箱
还有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与精神。
来源:北洋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