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的陈年旧事
这个小镇,说它小,其实真的未必小。
从国道至镇区七公里,沿路商铺相连,兰新、干武铁路干线穿境而过,乡村道路四通八达。各小型商铺,屠宰场、大型糖厂、厂区家属区、镇政府机关所在地、小学、幼儿园、中学、镇中心卫生院、宾馆、酒吧、茶座、车行,如雨后春笋般伴随镇区经济发展林立公路两侧。沿路经济发展带动的不仅是本镇区农民经济蓬勃生机。周边十里八乡农民纷纷加入镇区内,想方设法淘金逐浪,往口袋里捋钞票。这是个商机无限的大时代,大约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着的。
从晨曦微露到夜半三更甚至通宵达旦,各种消费餐饮林林总总,灯红酒绿。连国道与小镇之间的岔路口都美曰其名“金三角”。
这座小镇,不同寻常之处也在它有一所占地近20万平方米土地面积的大学,这所大学近百年发展,时至今日,在校学生上万,独霸小镇一方,带动镇北一连片麻辣烫,串串香。各色小吃蔚蔚成风,小酒吧,小旅馆繁荣发展。房地产商自是见风使舵,闻风而动,小区商铺在机器轰鸣声中,将旧日老百姓低矮的平房土墙碾压而过,大把的钞票同时将一代人的记忆挥毫泼墨换了新颜,变了天地。
沿路通向镇中心七公里的公路两侧,镇中学楼、幼儿园、镇政府楼、镇医院高楼琼立。这些年五六年一小建,七八年一大建。连公路两侧百姓的民居民房,也都与时俱进,都翻建成三四层高的小楼。大都一二层出租,三四层自住。整条长街商铺相连,楼宇相连,车水马龙,热闹时候人流如织,镇上百姓老乡的耕地土地基本都被拆迁修楼建路了,仅剩的几分土地也流转了,无地可耕,或靠拆迁款就地经商或靠收租生活,除了考学工作在外面的,生活富足,少有外出打工者。
然而就在这些连片沿街商铺之间,在距离中心最繁华的大市场两三里。有一个普通农家院子,仍然保持着八十年代前的面貌,土墙土地。院子外墙破败坍塌,断壁残垣,墙皮历经沧桑,风吹雨淋依然酥松不堪,溃成几节。从豁口看进去里面杂草丛生,荆棘高耸。两扇大门依旧是两扇门制的小木门板,院子的北面有三间土坯房,屋顶泥皮斑驳,木椽外露,房顶上也是杂草丛生,上雨旁风,雨雪风霜流淌出沟壑如千年泪痕倾诉历史,正所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已然久经失修,经年累月无人居住的痕迹。
近几年,随着创建文明城市,小镇处处美化环境,全民推进亮妆行动,绿树鲜花种植两旁。单位个人卫生都在清理整顿。这户院落,其低矮破旧,残损不堪与左右高楼商铺形成鲜明对比,宛如白天鹅中飞入一只丑小鸭,又仿佛镇区高速发展建设中拖着后腿的一颗钉子户。镇政府工作人员对这所破旧不堪的农户院落也是煞费苦心,只能在院子围墙外重新砌墙一堵,粉刷成白色,拉上红色条幅写上官宣标语。以拉进差距。
路过这里的外乡人,都会生出好奇之心。这户人家的去向,这家人家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这家院落既立于繁华商铺之间,又如何久置不建?四轮头带动的打捆机
小菊已经四十六岁,虚岁四十七岁。虽然过去了四十多年,然而每每夜深,还是经常的从梦中惊醒。
一九八二年,农村联产承包,土地包产到户。杨老二一家五口终于有了余粮。这年,七岁的杨姓小娃才上一年级。中午放学后,吧嗒吧嗒跑进厨房,黑眼睛盯着妈妈,粉嘟嘟的小嘴直嚷嚷肚皮饿,妈妈烙的金黄喷香的锅盔大饼切了一块给小娃。小娃几口吞完又要,当娘的随口说:小饿死鬼托生的,摸了一把娃的头又切给一块。小娃是老三,拿着饼跟着两个姐姐跑出院子大门,小娃家院子门前通过镇区的大马路。路的那面有条河,河是土沟河。河里正淌着水,春灌麦苗。四十年前农村浇水灌溉田地的水渠,都基本是土沟土渠,经年日月淌水冲刷而成的较大的深水沟。
西北缺水,大人小孩只有在灌溉麦田的时候才能看见河里淌水。河里的水淌了一早上,已经淌的清澈见底,清凌凌映出河岸白杨树的影子,小孩们的影子。叮叮咚咚的招人喜欢,河水不深,脚刚伸进去有点凉,水流过脚丫子有点痒痒的。两岸边的杨树喝饱了水,树叶挺拔,碧绿碧绿的,河里的草丛给流水冲刷一新,娃娃们常会掐下一根青草放进嘴里嚼。
杨家小娃指尖掐下一颗蒲公英的圆圆的花蕾,肉嘟嘟的小嘴嘬成小圆,小脸笑成了花朵,“噗”的对着蓝蓝的天空轻轻吹,蒲公英的小花伞纷纷飞起,落进小河,流向田野;落进泥土,做了大地的宝宝。杨家小娃笑啊笑啊,欢喜的跳着。河里的流水让放学的孩子开心的不得了,一些天然形成的小水洼处,孩子们手里拿来瓶瓶罐罐泼水舀水玩。
在那个年代,小镇还不算镇,周边住着的乡里乡亲都是种地的农民。公路是沙土石料铺的,还没有柏油马路。路上来来去去的绝大多数是马车,牛车,驴车和人力车。大部分农民运送粮草土粪都是靠人力车拉或是套马车套牛车拉运。少有政府工作人员骑着自行车通过。
这时候,公路由远而近一辆四轮拖拉机突突突突开了过来。往日,看见拖拉机,孩子们也开心的了不得,跟着拖拉机能跑二里地,模仿拖拉机头扭来扭去的突突突的样子。可是今天,小河完全的吸引住了他们。
大孩子们在水沟里踩水玩耍,小的孩子跟着在浅水边哔哩吧啦戏耍,水踩的溅到四处,大娃娃们的湿了裤管、小孩子们湿了鞋袜,舍不得丢掉和水如此亲近的机会。不一会到了饭点。大人们做好了午饭,纷纷在自家院子外面站在大门口喊小孩子来吃饭,娃娃们玩的开心,喊了一遍又一遍。耍的忘了肚子饿,皮着磨叽着久久不肯过来。杨老二老婆喊了很多遍,喊的来气了。站在门口叉腰破口骂了老大老二两个丫头。
杨老二手里端着饭碗,朝公路走过来,顺手捡了根树枝条,假装要揍孩子们的样子。两丫头怕被揍,急忙的扭头往家跑。杨家七岁的小儿看见姐姐们往家跑,小娃嘴里叼着馍馍也跟着掉头就往回跑。一堆小孩子见了也都掉头往回跑,不知道小儿看见没看见那台冒着黑烟扭来扭去突突突着的拖拉机过来了没有。他眼见姐姐们已经跑过马路了,小娃没有停住脚,继续的跟姐姐们往回跑。
杨家男人嘴里吸溜了一嘴汤面条。看着拖拉机开近了,一手端碗,一面摆手,冲跑过来的娃叫了几遍停住停住。杨老二心里想着,开拖拉机的指定能停下来,好几个娃在路那头往回赶呢。本来想着前跨几步,抓住娃娃的手,可是心里头想了想人却犹豫了一下,那脚并没有往前去。拖拉机师傅想着娃娃们会停住,偏就有两三个娃娃到路中间停住了,就没有刹住拖拉机,杨家七岁的三娃急着追姐姐们,却根本的也没有停下来,径直跑了过来!
四十年前的西北乡村几乎没有人听到过交通事故这个名词,老乡们见过的机动车辆除了公家的拖拉机,几乎也就没有什么了。然而,七岁的杨姓小儿,竟然却在家门口出了车祸,四十年前小镇新迁,建设不长,路边两排小白杨还没有房子高。还都挡不住太阳,正午的太阳暖洋洋地晒着,路边的大人小孩却都汗毛直立,头皮发麻,全身冰凉透骨,惊出一身冷汗淋漓,甚至连大人们都手脚哆嗦。
小菊一直记着那天中午放学后,邻居杨老二家七岁的小娃,小小的脑壳被拖拉机轮胎挤扁了,嘴里叼着未曾咽下去的馍馍,一只手里拿着馍馍,一只小手保持着向爹爹的方向伸出来,仿佛是想要牵住爹爹的手。马路上的鲜红的血若白的脑浆像水一样顺路淌了下来。一圈围着的小孩子们都傻掉了。有的当时尿了裤子,尿裤子的毛病十几岁了治不好。有的呆痴了,翻白眼手脚抽抽,高烧了几日。有的挤巴眼睛,什么偏方也治不好,还有个过了四十岁后还结巴。杨家男人眼瞅着躺在离自己两步路远的儿子给压扁了脑壳,手里的碗掉地上碎了,瘫在路上。隔壁的老奶后来找来红色被单盖着了小娃的身体和扁了的头。
这是小菊生命当中第一次接触死亡这个事实,整整过去几十年了,小菊的梦里一次又一次的出现那个红色的被单和压扁了的小头。年幼到成年,小菊的身体里一直藏着一个小鬼,只要周围突然谁声音一高,只要黑夜里一个人待着,小菊都会莫名其妙的颤抖,一直一直抖。甚至有时候,一遍一遍的去厕所小便,总是尿不出来,睡着就尿到了裤子里。小菊不敢告诉大人,天天夜里挤着腿叠在一起在炕上捂干湿裤子。一次次考试,小菊人紧张,手哆嗦解不开布条裤带绳,当即尿湿裤子,在教室里蹲到天色昏暗,才偷偷回家。
见了的孩子,都和小菊一样,半夜睡觉突然的大喊大叫。平平常常过日子的村里人,也都心惊心塞了好长时间,不能平复。
杨家小娃的娘,从此都不能够睡觉,整夜整夜的直直的瞪着眼睛,外面风总是厌烦的很,一晚上的噗噗簌簌吹着窗户纸;苍蝇打了还来,打了还来,呜嗡嗡嗡一直就缠绕在耳朵里;连棚里的那匹骡子,也整晚在磨牙打响鼻,噗咻噗咻的一遍一遍;墙角里的化纤袋子里装着小麦,大约跑进了老鼠,咝啦咝啦,在偷食粮食,在往日,杨老二和老婆是谁听见了都会随时时秒抄一块物件砸过去,吓走老鼠,几袋麦子是一家五口的口粮。可是现今,杨老二听见了,没有动,杨老二老婆也躺着没有动。合上眼,小娃就在耳朵边叫娘、娘、娘。眼睛看到墙上,墙上娃在笑着叫娘、娘、娘;眼睛看到窗户上,窗户上娃在跑着叫着娘、娘、娘。看到屋顶,娃在屋顶里叫娘、娘、娘;看星星,娃也成了星星,在眨着眼睛叫娘、娘、娘;看月亮,娃也在月亮里叫娘、娘、娘。风刮了树叶婆娑,疑心娃儿回来了。猫打翻物件,以为娃儿回来了。
杨老二的哪儿哪儿都感觉有荆棘刺在扎着皮肉。有大把大把的麦芒扎着,心上扎,肝上扎,前胸扎,后背扎,头里扎,手上扎,手心也扎的紧,抓啊抓,皮烂了,血淌了,还是扎,杨老二死命的的掐皮肉掐出血肉还是扎,不如拿着老婆纳鞋底子的锥子使劲的祸祸手,戳出血洞洞,疼的倒吸气就能住一会。
小娃的娘,一夜一夜的睡不着,眼望身边睡熟了的两个女娃子,睡得死沉。扑上去提起酣睡的大女子,使劲的提起来咣下去,提起来咣下去,十岁的女娃子睡梦中受到惊吓,忍不住大哭起来。老二丫头也惊醒了,大哭起来。杨老二反手给了老婆一个大耳刮子,老婆打倒在炕沿,眼睛打出了血,女人嚎哭起来,一家子嚎的震耳欲聋。半宿不停。杨老二平日嚎不出声。老婆挨了一大耳刮子出了声,两夫妻狼嚎起来,廊檐下的鸟儿半夜惊的扑棱棱飞走了。鸡窝的鸡以为天亮了,母鸡咯咯咯扑腾,公鸡也跟着叫鸣,狗也吠起来,起初近处的狗突而整村的狗连成片的冲天狂吠。嚎不动了,哭不出来的时候,眼泪像水悄悄淌,一家子半夜半夜哭嚎。
杨家小娃的大一点的姐姐,无数次被母亲抱怨木有领好弟弟,无数次被像失心疯了一样披头散发的母亲推搡暴揍后,一日一日的木讷呆滞。在一日去了学校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乡村还新,距离庄稼人四五百米远还是几十米的深沟深崖,有老鹰常叼走鸡兔,也有野狐子,野狼,老乡找遍沟壑,也没见一丝布丝印记。那时候的小镇有一条铁路,一天里只通着一趟绿皮火车。杨家四邻找遍了整个村镇,最后都只能怀疑被坏人拐骗上了火车。
杨老二老婆自此躺倒就再爬不起来,起初左右邻舍过来望望,说缓缓就好了。过去个把月了。小丫头在大伯家里吃点,杨老二饿了喝几瓢水,也不弄饭吃。老婆,眼见的一日不如一日。只好去请了丈母娘过来伺候照顾几天。丈母娘来了,擀面条擀的滑溜细薄,酸汤油菜切面切的细匀如柳叶,端到杨老二老婆面前,喂一筷头,梗着脖子说,咽不下去。老娘不信,又喂,含在嘴里哽住脖子硬咽,直着脖筋的确咽不下去。七十岁老娘巧手搓的一碗好面疙瘩汤,面疙瘩均匀大小,晶莹如玉,绿葱花撒了少许,喷香扑鼻,杨老二和小丫头吸溜不带咀嚼随便的呼噜掉两大碗,可是,杨老二老婆还是哽住脖子,疙瘩汤顺嘴角淌出来。淌湿了一大片衣服前襟,咽不下去。
老娘扶女儿坐门前晒太阳,对女儿说贴心话,好好的将养体子,好好缓。缓起来,才三十几,再生,一定要紧着留根,留后才中啊。
杨家老二老婆问娘:甚是留根留后哇?
老娘指着地上的野草说:瞧么,冬天冻死了,天暖了才长起来,给牛羊吃了,鸡啄了,过几天又长起来了,就是有根哇;指着树说:瞧么,秋上黄了,冬天冻死了,来春就又绿了,就是有根哇!指着鸡:母鸡下了蛋,蛋孵小鸡,小鸡再下蛋,不能断了根。
有根了,一茬子一茬子人接上了,就有指望了,你男人再苦就有盼头了。
杨老二老婆深枯枯的眼框子里有了亮光。
杨老二老婆点了头,要吃些东西。老娘到鸡圈里掏了二个鸡蛋。五六月,新麦未收,陈粮见了仓底。老百姓家里指着鸡蛋淘换点油盐。那里舍得自家吃鸡蛋。老娘心疼女儿,烧了胡麻油,牛角葱炝了锅,滚滚的滚头上扑上了打的散散的鸡蛋,像一团黄莹莹的云絮,漂在锅里,蛋花汤鲜鲜美美的诱人,端到杨老二老婆面前,挣扎着舀了一口,含在嘴里半刻钟半数洒到了衣襟。
后晌,老娘,又拿了一颗鸡蛋,打散搅匀,滴上香油,隔上咸盐,蒸了嫩嫩软软的蛋羹,入口即化。喂到嘴里竟然也是往下咽的费劲。
眼望婆娘这样子,地上几十亩的麦子变色了都,杨老二才急了。丈母娘也是催了,请了村里的拖拉机拉倒县医院里,县医院大夫直摇头,说是食管口口长了那啥不好了。先让住院了几日,挂了瓶子输水。第三日,杨老二婆娘坐了起来。看上去大好了要求回家。
1982年,国家正式施行计划生育政策,杨家女人想再生个儿,却未成,在儿子死去后,病病疼疼,蔫巴了不到一年,最后连口米汤都堵在嗓子眼里,咽不下去了三十岁过点病死了。
杨家男人一个人种几十亩地苦成了一条狗,夏收的时候干脆在黄田里搭窝棚,一天割麦近二十个小时,困极了倒头眯一阵继续割麦子,苦掉一层皮,还得靠邻居帮忙才收完庄稼。小女娃七八岁也是苦成了根草,肚子饿了嚼嘴青麦子,苦乏了常常睡倒在麦捆子上几次给多亏旁人看见,差点就晒死了。
杨老二半宿半宿的挖胳膊挖胸膛的毛病,还是不能好,常常的挖的胳膊手背前胸没得一块好皮。整宿的梦话,要是抓住我娃就好了......要是抓住我娃就好了,悔心肠啊,然后睡梦里头就拿锥子扎胳膊。
次年,杨老大从外地寻来一个寡妇,年纪不老。三十多岁,带着两个女娃。给杨老二凑一块过日子。过了两年,寡妇肚子没撒动静,脾气有长进,寡妇那两女娃子整日里吵,不干活到处逛。杨家老二,那个高个子的男人 ,竟然也得了咽不下去五谷的毛病,捱了三月就死了。在那个时候,村子里的百姓几乎没有听闻癌症这个病。寻来的寡妇带着杨家的一个女儿和自己的两个女儿,没什么力气,几十亩地,种地种不了多少,老大家种了。在镇上邮局食堂里头做饭挣个零钱过日子。供养一家人,也算仁至义尽,过了两三年。后来寡妇的女儿悄悄的也不见了,许是跟胡浪荡子跑腿了,当家旁人问寡妇问不出究竟。看寡妇没有离开之意,又不好赶寡妇走,只好这样过着。
无奈何这招来的寡妇竟也得了心口疼之症,死去了。杨家小女娃,有一日锁了门。从此,不知所去。四轮头带动的打捆机
虽然人去院空,转眼几十春秋。但杨老大心肠仁厚,杨大笃定,那两闺女还在人世间,也该四十岁了。一直坚持把老二院子留着等两侄女。只要在人世,就总会回来给爹娘烧个纸钱的,回来了总的有她们的家。后来有暴发户盯上地段,各种手段,出高价买杨老二院子,要修高楼建宾馆,谈还未谈妥,看了院子出门就摔了马趴,跌断了双腿。怕了,以后不谈。又后来,有大胆着又要买,进来院子,不知道啥物眯了眼睛,大小医院看了,钱花了无数,还是磨瞎了左眼。
此后,逐渐安宁。
每一片树叶,都将飘落枝头,最终化成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