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季节温差影响,各地小麦成熟期不一致,早期西北地区就出现了季节性麦客。每逢农忙时节,远道而来的麦客由东向西给别人收麦子,换取一点报酬。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型机械替代了传统的麦客,一台收割机每天收割一百多亩,这相当于五六十个壮劳力,麦客这个群体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在广阔的田野上,大型收割机已成为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每逢6月初,关中东部麦子已经到了成熟期,来自陕、甘、宁等地的新麦客驾驶着收割机一路向西作业,9月中旬抵达青海,全长约2000多公里,西部整个收麦季节需要三个多月。
新麦客与传统麦客不同,收割机开足马力一天至少收割100多亩麦田,而过去一个壮劳力麦客顶多割两亩多麦子。收割机的出现提高了生产力,也降低了人力成本,但由于各地麦子产量不同,加之季节变化,收麦价格也随行就市,关中平原水浇地,小麦产量高,所以麦收价格也偏高,每亩六七十元,而在关中北五县,农民靠天吃饭,小麦产量低,每亩收割40块钱左右。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加之政府补贴,许多农户购买了大型收割机。由于麦收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新麦客们天不亮就将收割机开到麦地等待主家,这对来自关中户县的夫妇已经在麦地边守候多时。
以往麦客替农户收麦都是以诚信相待,主家说多少麦地就是多少,而如今新麦客使用上了高科技,采用GPS定位仪丈量麦地,做到精准无误,新麦客和主家都不吃亏,公平合理。
一百马力拉的打捆机新麦客出来给别人收麦,一般是夫妻搭档,妻子和主家讨价还价洽谈业务、负责丈量土地、最后收取报酬,丈夫主要负驾驶收割机,用最短的时间做到精准收割,平时还要负责收割机保养等。仝女士是陕西户县农民,跟随丈夫在外收割麦有四年了,她说今年生意不好做,收割机太多了,上次还收到一张50元假币,让她难过了好几天。
新麦客出远门替别人收麦,有经验的师傅都会带上很多配件,因为收割机作业时间长,道路泥泞,难免出现各种机械故障,一旦维修不好,就会影响到第二天作业。李师傅说,农机站有免费维修,但人手不够,需要等很久,他们可耽误不起时间,耽误一天就少一天收入,他们这些开收割机的师傅都懂得一点维修,小毛病自己都能解决。
新麦客在外给别人收麦子非常辛苦,他们早已经习惯了风餐露宿的生活,白天在麦田里暴晒,周围找不到一处纳凉地,驾驶舱里安装了风扇,但密不透风,就像一个大蒸笼,来自甘肃的新麦客张明说,他们夫妇俩每天要喝四壶开水,每到一处收麦,先要把水壶灌满。
36岁的刘严昌是个典型的关中汉子,他跟随老乡出来收麦已有10多年了,他说,收麦是个体力活,每天在烈日下劳作非常辛苦,晚上回来就想喝瓶啤酒解乏,睡个好觉,第二天继续干活。
一百马力拉的打捆机李锋(左)来自宁夏吴忠,他说出来收麦好些年了,过去一直是打地铺,后来赶到双腿发麻,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这几年再不敢打地铺了,就买了一个折叠床放在驾驶舱里,睡在床上到底比躺在地上要舒服些,出来挣几个钱不容易,没几个人舍得花钱住旅店。
33岁的杨小味是西安郊区农民,跟随丈夫出来收麦已经5年多了,新麦客在哪里割麦,就在哪里居住,没有固定的驻地,看到其他新麦客露宿街头,杨小味很不习惯,她觉得一个女人睡在地上很不好意思,隐私都让别人看见了。杨小味在城里花了100多块钱买了一个帐篷,她说,睡在帐篷里既安全,又能避免蚊虫叮咬。
32岁的王美霞来自甘肃,考虑到一个女人睡在露天不方便,就给驾驶舱里设计了一块木板,晚上蜷起双腿勉强能睡,她说,睡在驾驶舱里闷热,又不敢开窗户,担心蚊子跑进来,更麻烦的是晚上起夜,不知道去哪里方便,只能不喝水,少起夜。
新麦客挣钱不容易,许多人不舍得花钱住旅店,晚上就露宿街头,由于马路过往车辆不断,大家很难入睡,经常是哥们几个聚在一起聊天,等到过往车辆少了才入睡。
关中北部地区温差较大,露宿街头的新麦客要带足“装备”,以防夜晚感冒受凉,影响第二天生意。新麦客即使打地铺也很操心,担心驾驶舱里的物品被偷了,他们晚上睡觉只好将行李拿出来当枕头。
有些新麦客夫妇根本就不管那么多了,夫妇俩干脆打地铺挤在一起,这样能相互照顾,有自己的男人在身边到底要安全得多。
新麦客出来收麦的确是个苦差事,他们大都是夫妻搭档,而夫妻俩睡在一起又不方便,受到很多限制,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他们在驾驶舱里拉起了“窗帘”遮挡。
新麦客所面临的困惑是收割机饱和,其次是农田在逐年减少,许多耕地被征地开发建起了高楼大厦,以及随处可见的墓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型机械替代了人力作业,麦客也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土地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保护好土地即是造福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