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后一片割过的苜蓿打好捆,已经是夜里12点以后了,为了看苜蓿,任虎没打算回家,揉了揉酸痛的胳膊,他疲惫地趴在打捆机的方向盘上,很快就睡着了。夏夜的凉风在空旷的草场上,裹挟着不知名的悠悠虫鸣,似乎让人倍觉舒爽,这个时候的农村野外,有着城市无法比拟的自然之美
早晨5点,靠在车座上的任虎被脸庞爬过的小虫弄醒,他眯着眼,不远处的草地上,一只野兔正优哉游哉地“散步”,因为根本没有发现任虎,野兔走一步跳两步,举止很是可爱。
任虎来了精神,故意轻咳了一声,野兔突然定住竖起耳朵把头扭过来,撒腿就狂奔向苜蓿地深处。任虎忍不住笑出声来,几十米外一只野鸡扑棱棱窜向高处,3600亩的紫花苜蓿地里就这样生动起来,任虎还记得去年秋季还飞来过很多白鹤,争着啄食灌溉后地里的小鱼吃。
自从5年前创业种了这片苜蓿地,今年45岁的任虎一直忘不了以上这个童话般的早晨。
干过运输,进过私企,辞去稳定的工作后进行创业的时候,任虎已经是不惑之年了,这片他承包的苜蓿地不仅仅是想对社会做出贡献,更是在实现一种自身追求的价值,“等我老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自己也很欣慰。”任虎说,这和钱的多少恐怕没有任何关系,等有了更多的种植经验,他要带着家乡龙游村的村民一起干更多的事情。
五年前并非是苜蓿地,改变这片土地的是一个叫任虎的创业者
连下了2天的雨,6月9日放晴后,天空在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湛蓝,富平县张桥镇甘井村紫花苜蓿干草打捆机,这片3600余亩的苜蓿地,大片的紫花吸引着翩跹彩蝶,微风拂过从某一个角度看,颇有有草原粗犷之美。
穿行在连片的苜蓿地里,空气里都弥散着草香。
不远处几台现代化的割草机欢快地奔驰在地垄间,被打碎后的苜蓿均匀地摊平在田里,对于收割的人都知道,稍微晾晒后,这些苜蓿就会机械打捆后,被送往当地及周边大型的奶牛养殖场,直接解决了很多养殖厂,曾经需要依靠进口高价苜蓿的为难和尴尬。
不过这里五年前并非是苜蓿地,改变这片土地的是一个叫任虎的创业者。
最初是一个朋友在甘肃承包了400亩地搞种植,给了任虎启发,不过自己家乡适合种什么,任虎2012年的时候专门去了西农大,和畜牧学院的院长进行过深度交流。
西农大当时给出的建议是种植苜蓿,因为中国很多大的奶牛养殖厂,有百分之六七十是靠外国进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价格较贵的进口苜蓿支持着中国奶业的发展。
为此这也让国家出台政策,扶持高产苜蓿示范园建设,只是条件是需要达到3000亩以上的规模。
2013年的时候,任虎从朋友手上承包到了3600多亩的土地,地点在富平县张桥镇甘井村,这里离自己家乡阎良龙游村大概是半个小时的车程。土壤采样是让专家专门看过的,苜蓿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这个地方的盐碱地是1999年改造过,垫了50公分厚的黄土,原来土地庄稼都不太好好长的。”
跑了很多大型奶牛养殖厂,考察了种植苜蓿的前景,创业初期对任虎来说是信心十足,尽管朋友们不是很看好,毕竟前期的投入很多是亲戚朋友帮助和银行的贷款,赔了可能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那一年谁也不曾想到,任虎撒下的苜蓿种之后会带来什么。
2014年的时候,任虎的苜蓿地就达到了3600多亩
整理土地是在2013年的8月份之后了,任虎雇了三个人驾驶着95大拖拉机开始翻地。当地村民也是好心劝说,“不敢翻呀,这片毕竟是盐碱地。”只是任虎相信科学还是干了起来,先整理出800亩的土地
每天五点多从家出发,到了地里每天的平均工作时间是12个小时以上。多少年没有犁过的地,土质很硬,任虎需要通过液压控制高低决定犁地的深度,这个需要随时调整,保证犁地的一个深度,这种技术活儿意味着太深了里犁不动,太浅了又没效果。
中午在村民家随便吃点,继续干活,犁地后旋耕机需要把土块打碎,然后笼地梁上化肥,这种辛苦,种过地的人是有深刻体会的。机械出了问题还要及时修,为了一个小配件渭南西安随时开车去买,哪怕是晚上十二点回来,也要继续修,为的就是保证第二天不耽误正常的生产作业。
仅仅一星期多太阳下就把任虎晒得黝黑,“黑就黑吧,黑了结实,干活就得下势”当时40岁,任虎觉得自己还很年轻,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上肥料的时候,汽车拉到地边就自己亲自上,从路边一袋子一袋子硬扛到条播机上,任虎一天要抗到20吨左右。
八月底他把第一批苜蓿种撒进了地里。十月份的时候,任虎又犁出了2000多亩的土地。
因为机械化的科学种植代替了人工,当年苜蓿就生机勃勃长了起来,但毕竟高度不够,为了保暖不伤根,这一年任虎并没有收割。
种植苜蓿有点像割韭菜,一年平均可以割四次,对任虎的这片地来说,分别是五月初,六月十五,七月底,九月初,当然温度高的时候苜蓿自然长得快。2014年的时候,任虎的苜蓿地就达到了3600多亩,他是按照60亩地一块标准化农田进行建设的。
通过自己的经验,带着家乡村民搞种植共走致富路
春灌第一茬苜蓿,浇地施肥就需要18天的时间,为了保证收割苜蓿的纯度,还需要定期人工除草。苜蓿初花期就要开始收割,不然太晚会木质化,从而缺少营养而不适合作为饲料了。
第一年收割,任虎缺乏经验,打捆时苜蓿水分太大,曾遭到退货。一捆正常干度是的苜蓿捆是20公斤左右,收割后晾晒不好水分太大,内部发烧容易造成整捆的霉变,为此任虎专门买了测水分的仪器。
苜蓿割倒后需要弹开才干得快,可是如果第二天有雨,这些苜蓿可能会烂在地里,雇人干活别人是不用操心的,这么大的草场对任虎来说,他要面对的事情太多了,“所以天气预报没有顾上看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曾经有60亩地打捆后就没拉出,全部霉变了。”
种植苜蓿的经验也是一年一年积累出来的,正常情况下,任虎的牧场一年大概能产1000余吨的苜蓿,直接供应四到五个中大型奶厂和当地周边的小奶厂。建库房,上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和喷灌设备,解决了很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任虎的牧场在2015年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富平养奶山羊的人比较多,种植苜蓿也过来向我学习技术,我都是免费教他们。前年儿子任豪学校毕业后也回到牧场和我一起干。”60余户养殖户向任虎学习苜蓿种植,可能都是一个保守的数字。
亲身感受了国家好政策对农业的支持,一直也想带着家乡龙游村的村民们一起干点事情,毕竟荆山塬上的龙游村有着更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搞农业种植有着更广阔的前景。也正因为如此,好的口碑和实干精神让任虎在今年当选了龙游村的村支书。紫花苜蓿干草打捆机
“其实就想通过自己的经验,带着家乡村民搞种植,大家共走致富路”清晨走在雨后的苜蓿地里,那种惬意和踏实,是任虎最享受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