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洪子波 摄影报道
7月26日,江风徐徐,夕阳西下,浙江师范大学新世纪人才学院赴南昌“生存之旅”实践团的同学们在八一大桥驻足,欣赏南昌的美景。
何家欢同学在餐厅做服务员。
7月25日,吴雨倩同学正在辅导学生做作业。
同学们住的宿舍,每人每天10元。
7月25日晚,陈柏浩同学在南昌市高新区长胜大市场附近卖刨冰。
江西传菜机7月26日,在南昌市湾里区,同学们顶着烈日搬铁架,搭舞台。
为了节省开支,7月25日,同学们结伴而行,徒步下班。
7月26日21时例会上,同学们分享一天工作的心得体会。
50元能干什么?也许这只是一个人一天的伙食费,也许是炎炎夏日的几杯冷饮……但对于浙江师范大学新世纪人才学院赴南昌“生存之旅”实践团的35名同学来说,50元,是他们每个人在南昌“生存之旅”的启动资金。然后,他们要在南昌寻找一份工作并获得收入,让自己在南昌生存15天。
北京、上海、重庆……从1998年开始,浙江师范大学新世纪人才学院的“生存之旅”实践活动,至今已坚持了20多年。今年“生存之旅”实践团的同学们来到南昌,他们在7月18日至8月1日,挑战50元生存15天的极限。
“刨冰、刨冰3元一份……”7月25日,“生存之旅”实践团陈柏浩同学结束繁忙的某证券公司实习工作之后,便马不停蹄骑着共享单车,从红谷滩赶往高新区卖刨冰。陈柏浩这份独辟蹊径的“创业”,是他向江西师大一名同学学习了制作刨冰技术后,摆起的一个小摊。“一开始卖刨冰时,我不好意思大声叫卖。可是不叫卖就没有生意。现在我已经敢和旁边的大喇叭比嗓门了,生意也渐渐好了起来。”一天下来,虽然很累,但陈柏浩说,这对他来说不仅仅是历练,更是成长。
为了找工作,队员们每天早起,足迹遍布南昌城的街头巷尾。最多时,一天步行了20多公里。因为15天时间只能找兼职短期工,在完全陌生的南昌,很多队员找工作时都有多次吃“闭门羹”的经历。
何家欢同学在实践活动的第5天,如愿找到了南昌某餐馆的一份工作。迎客、传菜、打扫卫生、刷厕所……她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服务员。陈辉同学经过数次求职失败后,终于在某家教育机构找到了一份辅导学生做作业的工作,同时要兼顾拨打宣传推广电话。有时一天他要拨打150多个电话,拒接的就有100多个,这对陈辉的耐心和毅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江西传菜机7月25日18时30分,八一大桥上江风徐徐,红谷滩高楼大厦霓虹灯与天空的晚霞交相辉映,美轮美奂。实践团的同学们穿着红上衣,又说又笑,活力四射。这一天,同学们为了节省开支,相邀组团结伴,徒步下班。一名队员感叹:“赣江的风把我们一天的疲惫都吹走了。南昌这座城市,真的很漂亮。”
利用闲暇时间,同学们还参观了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等景点,感受英雄城的红色基因。
50元生存15天,“生存之旅”实践团的同学们不仅勇敢地生存了下来,而且各有收获。他们得到了历练,学会了担当,懂得了感恩。
同学们告诉记者,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外,15天来他们还赚了17266元。大家早就计划好了,用这笔钱资助今年考入他们母校的江西籍贫困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