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西局
海底捞最知名的,就是贴心的服务员了。
已经上市的海底捞,不知有多少声名,是靠行云流水、有求必应的变态服务得来的。
但是,一旦海底捞都开始试水用机器“替代人工”,会不会感觉这个世界被颠覆了?
10月底,在北京中骏世界大厦地下一层,海底捞的第一家“智慧餐厅”对外开放。据说,这家汇聚了多种智能技术的餐厅,从策划到筹备,整整耗时3年,耗资高达1亿元。其中,对顾客的点餐、配菜、出菜、上菜环节,都用AI进行了改造。比如就餐环境的“沉浸式”体验,现场可以定制锅底口味、为顾客建立专属档案。
所以,其实用户大可不必担心海底捞的“招牌”服务会因为机器人而打了折扣。海底捞前台的服务员其实并没有因此被减少。关键是,后厨的效率正在利用机器提高。比如“智慧大脑”统一调配;负责自动入菜、传菜的机械臂;还有用户能够直接接触到的、减少服务员流程的传菜机器人。
当服务员摆好餐品、输入桌号,这几台机器人“传菜员”,就会根据感应器的指令行驶,把菜品送至餐桌。并且不会和人群产生碰撞。
这款机器人,是创业公司擎朗智能提供的Peanut花生系列机器人的第三代产品了。根据海底捞的具体就餐场景,从接到需求开始,擎朗花费了几个月的筹划和实施时间,才让它正式成为了海底捞的新任“员工”。
作为机器人行业入场较早的创业公司,擎朗智能已经经过了8年的探索。从2010年成立至今,擎朗尝试过了机器人应用的各种方向,最后在2013年,选择了专注于商用服务机器人的落地。现在,擎朗自主研发的第三代花生系列机器人,包括花生引领机器人、花生引领广告机器人、花生运输机器人以及花生酒店机器人等产品,已经实现量产,并在不同商业场景中应用。
但是,像海底捞这样的机器人服务,还只是试水。它又是否在未来能够实现普及?在几个月前,西局和擎朗创始人李通也进行了一次对话。
人工智能正在走在落地期,AI+在场景中的应用正在成为大趋势。在今年,机器人产品,尤其是商用服务机器人,正成为不少公司新的布局方向。
传菜电梯自己做成本尽管市场还在发展的早期,越来越多的玩家已经加入了赛场。在今年3月,猎豹就一口气推出了5款机器人产品。但是,从工业级到商用市场,新的疑问仍然摆在玩家们的面前:市场格局尚未形成,产业链上究竟存在哪些真正的机会?服务型机器人的需求尽管存在,但是它将如何走向大众化,才能让机器在某些领域替代“人力”成为现实?
市场的先行者们积累的经验最为宝贵。
“在未来3-5年内,商用服务机器人将率先走向普及。”李通说。
立足机器人“移动”能力
在日本,有一家名为“奇怪的店 (Henn-na Hotel)”的酒店,其中有100间客房,却仅有7名员工。因为在酒店内,主要服务均是由智能机器人所提供。
在国内,存在着数量超过10万家中高端酒店。在人力成本日趋高涨的今天,也许大多数酒店中,还无法如此大规模应用服务机器人,但是试着用“机器人服务生”来替代某些职能,尤其是基层工作里重复性最高、强度大而且枯燥的“跑腿”任务,却可以成为现实。
花生酒店机器人是擎朗的第三代服务机器人“Peanut”系列最新成员,这款机器人为酒店场景定制,具有封闭的储物空间,可以实现为客人带路、客房送物、送餐等服务。它可以承载物品,按照自主规划的路径,自主乘坐电梯,主动拨打客房电话通知客人、语音提醒客人取走物品,并原路返回。当酒店有客人入住时,可以使用它引领其到达房间、餐厅、咖啡厅等;也可以用它协助酒店服务人员完成客房补给等。
酒店机器人只是“花生”系列产品中的一员。更多的擎朗机器人,已经在商场、办公场所、餐饮等商业场景中,投入使用。其中,花生运输机器人可以在室内环境中运送外卖、快递以及其他物品,在餐厅中传菜等;花生引领机器人则可以在酒店、大型办公楼等服务场所,为用户提供导引;在引领机器人的基础上,搭载了双面大尺寸高清显示屏的花生引领广告机器人,可以播放实时资讯、商场优惠活动、广告和视频展示,并且具备人脸识别、语音交互功能。
人工智能要解决的,就是落地问题,对于服务机器人而言尤其如此。“服务机器人归根结底,就是要能够帮助人类进行工作。”李通说。而服务机器人能够从哪方面入手“替代劳动力”?从机器人应用比商业场景更早的工业领域来看,在其中应用最多的就是机械臂和可移动的搬运车辆。而向实际商业环境中推导,固定的机械臂应用范围更窄,“移动化”对服务机器人而言,无疑将是极其重要的能力。
当商用服务机器人具备了极强的自主移动能力,能够在未知空间内,安全、准确、快速地实现两个目标点之间的移动,应对路上的各种情况,它才真正具备了帮助人类“干活”的商业应用的可能性。提高机器人的移动能力、安全、易用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也是擎朗一直以来最为专注的事情。
擎朗的服务机器人已经经过了几次迭代。目前的第三代花生系列机器人,基于擎朗开发的通用底盘,采用了公司自主研发的L4级别高精度室内导航技术,激光雷达方案和视觉方案相融合,更好地实现SLAM建图、定位以及路径规划效果;在避障方案上,擎朗在激光雷达传感器基础上,增加了机器视觉、深度视觉等多传感器融合基础,厘米级实时定位。
采用该技术,擎朗的机器人通过传感器获取外界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快速识别环境,通过深度学习可以做出更合理的反应决策。如果将机器人的全自主移动类比成在室内运行的“无人驾驶”技术,擎朗的技术和解决方案相当于可以达到L4级别。
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底盘,李通认为,这也是花生系列机器人在室内大范围、复杂且人流量大的环境下,能够长期稳定运行的原因。
2016年6月1日,擎朗最早的一台全自主移动商用机器人进入上海某商场投入运行,从商场早上的10点开始营业到晚上十点关门,每天12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一直跑到了今天。”李通说。
从替代“简单劳动力”开始
掌握了通用底盘和定位导航技术的擎朗,为自己的定位,却不仅仅是智能通用硬件制造商,而是要做为各行业场景,提供切实落地的机器人方案的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
作为商用服务机器人,能够“工作”才是它的终极用途。如果是让机器人仅仅成为各对外商业场所吸引顾客的“噱头”与“作秀”产物,并不是李通的目的。技术和产品研发固然是个门槛,但对于服务机器人而言,最难跨越的一道鸿沟,是了解真正的客户需求,让产品真正服务于场景。
李通带着机器人产品去各行业“应聘”,寻找具备移动能力的“跑腿”机器人可以胜任的工作。“不要试图做出一个全能型选手。”李通说。在目前,机器人的技术水平还无法满足人们对“洗衣做饭看孩子”各种综合性的高要求,李通的策略是,让机器人从替代“简单劳动力”开始,“在具体的商业环境中,能够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满足一项具体的工作。把冗余的设计舍弃,把核心的功能留下,针对场景设计。”
第三代花生系列机器人,底部采用的是擎朗的通用底盘,而“上半身”,根据不同行业需求,增加了不同的功能件;“花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让产品在实现大批量复制的同时,尽可能多地适配场景。
在餐厅行业中,李通将目标客户定位在面积在500-1000平米左右、拥有30名员工左右规模的餐厅。“这样的餐厅里,对服务员、领位员、传菜员等的基本分工较为明确,对于领位员和传菜员,不负责具体和消费者沟通,负责的内容主要是‘跑腿’,而机器人可以对这些工作进行比较有效的替代。或者是开放式的西式餐厅,消费者的自主服务意识较强,机器人也是可以提供服务的。”李通说。
“不要想着能够把一个劳动力的所有能力都替代掉。和工业的流水线一样,你只能替代其中的某个具体一环。”
擎朗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场景,都是沿着这样一条思路,挖掘和开发出来。这些全自主移动商用服务机器人,可以是酒店里送物和引领的服务生,是餐厅里的传菜员,是商场中的导引员。这也是擎朗想为“花生”系列产品所赋予的“劳动”属性:它们能够在不同场景的特定的岗位上,为人类“分担”工作并且胜任它。
商用服务机器人普及,量产是关键
服务机器人要想实现铺量,控制成本和实现量产是关键。
自主移动的机器人,核心成本是激光雷达传感器。目前,激光雷达市场大部分为Velodyne等海外企业占据,产品价格较高,一般的商用服务机器人较难接受。而国内的同类厂商虽然正在努力追赶,产品的各种细节和侧重的应用方向都存在不少差异。
据李通介绍,擎朗采用自主研发激光雷达的方式,自建了激光雷达产线,来控制制造成本。目前,擎朗智能已经申请26项专利,其中已经获得证书的专利21项,发明3项。
而擎朗也选择了一条目前行业内还很少有人做到的路线:花了一年的时间,为自己的机器人建立了一条标准化的流水生产线,实现落地量产。“现在,这个行业处于早期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供应链。这个阶段,要做出来,只能选择自己来深入供应链。”李通说,“这是当前阶段,必然要经历的事情。”
擎朗机器人的产品落地优势也由此体现出来。“目前,我们的机器人成本,可以达到同类产品的1/3到1/5。”李通说。此外,擎朗还推出了和以往传统的销售模式不同的定价模式:以99元/天的价格,对外租赁。这类租售结合的模式,在工业机器人领域里并非罕见,而对商用服务机器人而言,采用这种模式并且将价格调整到这个水平,擎朗也算是业内首家。
据行业调研,很多一线城市的服务员平均月工资在4000-5000元/月之间,企业还要支付社保和食宿等支出。而擎朗的花生系列机器人,能够替代其中重复性高、强度大、人员流动性高的简单工作,“对于日益高涨的人力资本,哪怕只有服务业里一个简单的环节能够被替代,都是具有意义的。而我们现在能够做到,使用机器人比人更便宜。”
据介绍,擎朗的花生系列机器人,已经在凯德龙之梦、上海新世界百货、日上免税店餐厅、蟹煲王、丰收日、海底捞等餐饮、零售行业中投入使用。同时,据李通透露,擎朗还和美味不用等等行业软件提供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服务机器人在不同商业场景下的落地。
“拓荒”比“竞争”更重要
2016年年底,擎朗获得了云启资本和松禾资本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主要用于产品研发。
那也是2010年成立的擎朗第一次进行融资。在那之前,擎朗一直是个“自给自足”的公司,如今,擎朗已经依靠机器人销售和租赁实现收支平衡。
擎朗成立时,机器人还是个冷门行业。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李通,和自己的创始团队的成员们,在校园时的机器人竞赛小组相识。毕业之后,团队成员分别进入微软、英特尔等公司任职,然而,对于机器人的兴趣,最后仍然促使他们走在一起,创办了擎朗智能。在没有风口的日子,擎朗的机器人曾经主打过教育机器人领域,也尝试过高仿真机器人等产品。
2013年,擎朗正式转型确立了商用服务机器人的产品方向。在李通看来,家用机器人,应用环境复杂、用户对产品功能要求高,目前技术还不能完全满足这类需求,产品成本也较高。相对而言,从现在开始的3-5年内,商用机器人将走向普及。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和算力的增强,未来5-10年内,才将进入家用机器人普及的阶段。
商用机器人所处的环境比工业更加复杂,但产品功能还相对简单,是现在的技术能力能够实现的。随着人力资本越来越昂贵,用机器人“替代”人力,是个必然的过程。商用机器人的普及,将很可能是个非常迅速的过程。
而这,也是所有机器人创业公司面对的最好的机会。
机器人创投领域,在国内也经历了几波起伏。在2015年左右,机器人投资曾经达到过高峰,大批公司涌入这一行业,但随着资本寒冬的到来,以及在落地上始终寻找不到大规模应用的领域,让这一行业暂时沉寂。
人工智能第三次浪潮的兴起,再次让机器人成为创投圈里的关注的焦点。除了创业公司外,互联网领域和传统领域的头部玩家,也开始在这块市场上进行布局。
服务机器人是否将面临新的红海?李通表示,这要看机器人是人类的帮手还是噱头。一方面,服务机器人如果仅仅作为噱头存在,已经面临红海,越来越多的噱头机器人已经引不起大家的关注。
另一方面,市场上又极度缺乏能真正解决实际需求的服务机器人,能帮助人们干活的服务机器人。针对这种机器人而言,市场还是一片蓝海,急需实干的企业来“拓荒”。现在服务机器人不缺需求,不缺市场,缺的是能够真正满足需求的好产品。服务机器人企业,必须实打实的深入到客户实际场景中,解决客户的实际问题,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噱头阶段。
度过苦日子的擎朗,对未来的竞争并没有过分担忧。李通还记得,公司最窘迫的时候,只剩下2名合伙人,作为技术创业者,他也曾拎着装有机器人产品的箱子,走遍全国去跑客户。但他也认为,这是擎朗最可贵的经验:趟过机器人创业的各种坑,深入过各个行业的时机商业场景,尝试过各类产品。靠自己生存”的擎朗,也在这段时间里,跑通了自己对技术、产品和市场的理解。用李通的话说,公司“更关注产品落地,更了解如何从商业环境中赚钱”。“即使再强大的公司,进入这样一个复杂的领域,也需要时间去探索它。”先发优势,就是擎朗最大的资本。传菜电梯自己做成本
而更重要的是,擎朗在创业八年中,对技术的研发和积累。这也是李通最为看重的擎朗的护城河。
目前,擎朗已经拥有超过50人的团队。在2018年,李通曾为擎朗立下了一个目标,实现全自主移动商用服务机器人出货量达到全球第一。目前,擎朗也将启动新一轮融资,在产品量产下线后,用于未来的市场推广等。